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号的意思、军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号的解释

[bugle] 军队中用来吹奏各种信号的铜号

详细解释

(1).军中的职衔。《后汉书·袁绍传》:“时 卓 方贪结外援,招悦英豪,故即臣 勃海 ,申以军号。”《晋书·郗鉴传》:“ 鉴 以无益事实,固辞不受军号。”

(2).军队的番号。《晋书·元帝纪》:“ 丹杨 诸郡皆加军号。” 唐 杜荀鹤 《赠秋浦张明府》诗:“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

(3).军中口令、号令。《周书·达奚武传》:“ 武 从三骑,皆衣敌人衣服。至日暮,去营百步,下马潜听,得其军号。”《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司马福 ﹞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 淮 人以为神,遂大败之。”《宋史·韩世忠传》:“一夕,与 苏格 联骑穿贼营,候者呵问, 世忠 先得贼军号,随声应之,周览以出。”

(4).军中士兵住的号房。 宋 苏轼 《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 之仪 等又点检得诸营军号,例皆暗敝,妻子冻馁,十有五六。”

(5).军中传递简易信号用的一种喇叭。以规定的音调表达一定的内容。主要用于传达简短号令、报告,识别敌我,发放警报等。 陈毅 《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诗刊》1977年第9期:“ 南昌 ‘八一’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只起义部队南进时代替军号使用的螺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号是军队中用于传达命令、发布信号的一种管乐器,通常由金属制成,通过吹奏产生不同音调来传递特定指令。其详细释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基础释义

指军队专用的信号乐器,形似小号但结构更简单,无活塞装置,音高通过吹奏者的气息控制变化。主要用于战场通讯、集合、冲锋、撤退等军事行动的指挥信号传递(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二、军事功能释义

在军事语境中,军号的核心功能是标准化军事信号传达。不同号谱对应特定指令,例如:

三、历史与文化释义

军号的前身可追溯至古代军队使用的号角、铜角等信号工具。现代制式军号于18世纪在欧洲军队普及,清末传入中国。其独特的音色与节奏已成为军事文化的象征符号,在文艺作品中常代表军队的纪律性与集体行动力(参考《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装备卷》)。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网络扩展解释

“军号”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维度解析,综合权威来源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军号是军队中用于传递信号的铜制吹奏乐器,通过特定音调传达指令或警报。其名称由“军”(军队)和“号”(古字“號”,意为呼喊)组成,象征军事行动中的统一指挥。

二、历史与演变

  1. 古代含义:早期指军中职衔(如《后汉书》记载)或部队番号(如《晋书》提及的“丹杨诸郡加军号”),也用于口令识别。
  2. 现代转型:逐渐演变为专用乐器,成为军事信号工具,例如冲锋号、集合号等。

三、功能与种类

四、比喻意义

在文学或政治语境中,军号常象征强有力的号召或行动指令,例如“吹响改革进军号”形容发起动员。

五、文化影响

军号在文艺作品中常体现战争氛围,如陈毅诗句“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现代宣传中也被用于激发集体行动,如征兵口号“参军号角又吹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军号的历史典故或具体使用场景,可参考《后汉书》《晋书》等古籍记载或军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巴竭蚕要牀铺垂柳吹送粗悍典书动火东山法门怼怒戹会泛应奉法服皂高工供尖孤岛韩陵山涣释洄悬贱事减租减息脚踩两只船獍枭久长拒载嗑牙料嘴扩张苦战马牀迷暗庞乱赔产嫔物陴坞轻狐契约劝说去食存信濡养申斥双枱丝履四印悚立松鼯陶工恸绝突地图卷王佐才文牒文闱窝心脚五笔画无关相入闲话销明草笑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