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礼书的意思、礼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礼书的解释

(1).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与羣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 贾公彦 疏:“言执书者,谓执行祭礼之书,若今仪注。”《左传·哀公三年》:“ 子服 、 景伯 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

(2).《史记》八书之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畧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礼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1. 古代礼法典籍

    • 指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文献,如《周礼》《仪礼》等经典著作。这类书籍详细规范了祭祀、婚丧、朝聘等社会活动的仪式流程,例如《周礼·春官·大史》提到“读礼书而协事”,说明礼书在仪式中的指导作用。
    • 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之一也名为《礼书》,专门论述礼制的演变与意义,是研究先秦至汉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
  2. 其他引申含义

    • 在特定语境中,可指代结婚证书的俗称(见于《汉典》解释)。
    • 个别资料提到“礼书”可能表示礼貌的书信(如表达敬意或祝福),但此用法未见于高权威性来源,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补充说明:
“礼”字本身涵盖社会风俗形成的仪式(如婚礼、丧礼)及表示尊重的言行,而“礼书”作为载体,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礼法制度的系统化记录。

网络扩展解释二

《礼书》的意思

《礼书》是指有关礼仪、礼节的书籍。它记录了古代社会中各种仪式、规范、行为准则等,对于人们的行为、言谈举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礼书》这个词可以拆分为「礻」和「書」两个部分。

「礻」是一个独立的部首,常用于与宗教、礼仪、祭祀等相关的汉字中。它的拼音是「shi」,表示神、祭祀的意思。

「書」则是表示书籍的意思,拼音为「shu」。它的部首为「曰」,表示文字的意思。组成「書」的横竖撇捺共有8画。

来源和繁体

「礼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礼仪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关礼仪的书籍被称为「礼书」。

在繁体字中,「礼书」这个词通常保留为「禮書」,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礼书」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稍有变化。如在《康熙字典》中,「书」的右侧没有「几」字旁,而是用「夂」字旁来表示。这种写法在古代的碑刻、铭文中也可以见到。

例句

1. 学习《礼书》,能够使我们掌握正确的礼仪知识。

2. 这本《礼书》详细记录了各种宴会的礼仪步骤。

3. 他熟读《礼书》,所以在社交场合表现得非常得体。

组词

- 礼仪:指社会上一定的礼节、规范和行为准则。 - 书籍:指写或印刷成册的文化产品,包括各类著作、笔记等。 - 礼节:指社会上为了保持秩序、尊重他人而遵循的规矩。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禮物、贈品、馈赠。

反义词:冷淡、无礼、粗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