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老民的意思、老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老民的解释

(1).老百姓。《魏书·司马衍传》:“ 侃 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士众及粮食也,唯欲得老民为主耳。’”

(2).指年老的平民。 宋 陆游 《老民》诗:“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 清 钱谦益 《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敢言身退如迂叟,却喜人呼作老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老民"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基础词义

    "老"指年岁高、经历长,"民"本义为未被册封爵位的平民,组合后最早见于《周礼》"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特指需要官府赡养的老年庶民群体。清代《日知录》中"老民"常与"老军""老吏"并称,强调其无官职的平民属性。

  2. 语义扩展

    在文学作品中,"老民"常被赋予两层引申义:

    • 借代普通百姓,如《醒世姻缘传》"这几个老民,你那里赶得他动",突显底层民众形象

    • 象征阅历丰富的长者,明代《农政全书》记载"老民能相土宜",指代掌握传统技艺的乡野老人

  3. 现代流变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老民"标注为古语词,释义为"年老而无官职的人"。部分方言区仍保留该词,如晋语区用作对老年男性的泛称,但已脱离阶级色彩,转为中性尊称。

主要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版)、《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海书店1985影印本)、《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版)。

网络扩展解释

“老民”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普通百姓或年老的平民,由“老”(表示年长或泛指普通人)与“民”(百姓)组合而成,强调社会中的基层群体。


二、详细解释

  1. 普通民众
    如《魏书·司马衍传》中“老民为主”,指代无官职的百姓群体。

  2. 年老的平民
    宋代陆游在《老民》诗中写道:“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描述晚年平民的生活状态;清代钱谦益的诗句“人呼作老民”也呼应此意。


三、使用场景


四、历史渊源

最早见于《魏书》,后因陆游等文人的使用而流传,兼具历史与文学双重价值。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魏书》、陆游诗集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爆眼本知鞭扑变应长人刬尽疮口除尘锄耧词不达意黨棍打野外东园匠防头发上指冠辐裂阜乡舄个中滋味关弓海贾黄蒙蒙活分假延揭调净得矶头灸眉极饮克臬匡继旷岁兰言掠剩使连镳连判灵怀礼信龙光镂篆马胡子麻经末陋牧羣拿不准迫索迁蝗千斤犍气色求友其中权戚趋蹡上下翻腾胜邪世口邃房退学无逸向晓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