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老百姓。《魏书·司马衍传》:“ 侃 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士众及粮食也,唯欲得老民为主耳。’”
(2).指年老的平民。 宋 陆游 《老民》诗:“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 清 钱谦益 《徐大于王闻诏枉诗见贺奉答》之二:“敢言身退如迂叟,却喜人呼作老民。”
“老民”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具体解释如下:
指普通百姓或年老的平民,由“老”(表示年长或泛指普通人)与“民”(百姓)组合而成,强调社会中的基层群体。
普通民众
如《魏书·司马衍传》中“老民为主”,指代无官职的百姓群体。
年老的平民
宋代陆游在《老民》诗中写道:“老民无一事,终日卧柴扉”,描述晚年平民的生活状态;清代钱谦益的诗句“人呼作老民”也呼应此意。
最早见于《魏书》,后因陆游等文人的使用而流传,兼具历史与文学双重价值。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魏书》、陆游诗集等原始文献。
“老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老”和“民”两个字组成。它的意思是指年长的人民、老百姓,特指年纪较大的普通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集体的老年成员。
“老民”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其中“老”字的部首是“老”字旁,“民”字的部首是“㐆”字旁。根据《康熙字典》,它们的拼音分别是:“老”字的拼音是“lǎo”,“民”字的拼音是“mín”。
根据笔画数来计算,“老”字共有6画,“民”字共有5画。
“老民”这个词汇是现代汉语词汇,它是由两个常用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在繁体字中,“老”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而“民”字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民”。
在古代汉字中,“老”字的旧字形有些差异,它的古代写法如下:
老字的古代写法:耂
以下是一些使用“老民”一词的例句:
1. 这个活动是为了庆祝我们社区的老民们。
2. 他深受老民们的尊敬和爱戴。
3. 这本书是为老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与“老民”相关的词语:
组词:老百姓、老年人、民众、普通人。
近义词:老百姓、普通人。
反义词:贵族、统治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