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重的愁闷。 宋 张耒 《看花》诗:“经营美景还诗匠,倾扫顽愁赖酒军。”
“顽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深重、难以排解的愁闷。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深重且顽固的愁绪,强调愁闷的持久性和难以消除的特性。例如宋代张耒在《看花》诗中写道:“倾扫顽愁赖酒军”,即通过饮酒来消解这种厚重的愁思。
字义分解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古汉语语境,现代口语中较少见。其情感色彩较浓,适合描述难以释怀的深沉愁思。
顽愁是指固执、难以消解的忧愁或烦恼情绪。它是一种使人无法摆脱的苦恼,常常伴随着沉重的心情和困扰,给人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和压力。
顽愁的拆分部首为“页”和“心”,其中,“页”是右边部分,而“心”是左边部分。拆分后的笔画顺序为:页(5画)、心(4画)。
顽愁一词的来源可追溯至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顽愁通常使用「頑愁」这样的形式进行书写。
在古代汉语中,顽愁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候,顽愁的写法为「頑愁」或「頑愁事」,字形更为繁复而有古韵味。
1. 他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顽愁不已。
2. 她的顽愁犹如一只不断啃噬着她心灵的魔鬼,无法解脱。
3. 面对顽愁,我们需要接受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 顽固(wángù)
2. 顽强(wánqiáng)
3. 顽劣(wánliè)
1. 忧愁
2. 苦闷
3. 烦恼
1. 轻松
2. 愉快
3. 安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