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赖账 ”。
"赖帐"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故意拖欠或否认应偿还的债务或承诺的责任。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释义及社会文化背景,可具体解析如下:
抵赖债务
指债务人拒绝承认或逃避偿还借款、货款等经济债务的行为。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欠账不还,反而抵赖"(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82页)。
违背承诺
引申为不履行口头或书面约定的责任,如《汉语大词典》解释:"泛指对诺言或责任的推脱"(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101页)。
民事违法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赖账行为可能构成违约(如第577条),债权人可通过诉讼追偿(来源:全国人大官网《民法典》全文)。
道德谴责依据
儒家文化强调"信"为立身之本,"赖账"被传统伦理视为失信行为。《论语·为政》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训诫(中华书局《论语译注》,2018年)。
"拖欠"指延迟履行但未否认债务;"赖账"则包含主观恶意否认责任。
抵赖、耍赖、背信(《同义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生动反映了赖账行为在民间文化中的负面形象。
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知识库限制未提供网页链接,但所列文献均为学界公认权威出版物,可于图书馆或官方出版社平台核查原文。)
“赖帐”(也写作“赖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不履行债务或推卸责任的行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欠债不还,或通过抵赖、拖延等方式逃避应尽的义务。常见于经济纠纷或信用缺失的场景。
经济层面
责任层面
类型 | 词汇示例 |
---|---|
近义词 | 抵赖、拖欠、推脱 |
反义词 | 认账、守信、履约 |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来源网页(如沪江词典、查字典等)。
闇涩徧儛裁示朝裾当不住倒盘抵嘘端函碓颡恶状非彝告理高掌垢蠹瓜子不大是人心鹤焰化学隳颠会师荆歌巾衣积猥君氏客土聩聩枯黧烂坏老格老话良谋龙舄禄饩路在口边旅衣马嵬美劲儿门板墨勑鸟虫篆殴杖傍傍蒲衣契据倾靡诠正曲致深衣素侯太蔟大山铁柱宫晚月瓮头香下贲相率小的效愚下聘西僰谢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