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茅裂土的意思、苴茅裂土的详细解释
苴茅裂土的解释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取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被封者。这是古代分封诸侯的一种仪式。《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其遣 费亭侯 之国” 宋 洪适 释:“ 高帝 约,非有功不侯。自 和帝 封 郑众 ,而苴茅裂土者相踵至,有同日十九侯者。”
词语分解
- 苴茅的解释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用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象征。《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
- 裂土的解释 .分封土地。《商君书·赏刑》:“ 汤 与 桀 战於 鸣条 之野, 武王 与 紂 战於 牧野 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后汉书·陈蕃传》:“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
网络扩展解释
“苴茅裂土”是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的重要仪式,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基本定义
- 词义:指帝王将对应方位的五色泥土用白茅包裹,授予诸侯,象征分封土地和权力。
- 字词解析:
- 苴:包裹、覆盖;
- 茅:白茅草,象征洁净与神圣;
- 裂土:分封土地。
仪式流程
- 取土:根据分封地的方位(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取对应颜色的泥土。
- 覆黄土:在五色土上覆盖中央的黄土,象征天子统御四方。
- 包白茅:用白茅草包裹泥土,因白茅被视为洁净之物,常用于祭祀和封赏。
- 授予诸侯:将包裹好的泥土交给受封者,代表其合法治理该地。
象征意义
- 白茅:象征纯洁与神圣,源自《诗经》“白茅纯束”的记载。
- 五色土: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方(东西南北中),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统治观念。
- 仪式功能:通过神圣化程序,强化诸侯对中央的臣属关系。
历史实例
汉代文献《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提到,汉和帝封郑众时曾用此仪式,后逐渐成为惯例。宋代洪适也对此有考释,称其“非有功不侯”,可见分封的严肃性。
关联词汇
- 同义词:苴茅焘土(“焘”通“帱”,意为覆盖);
- 相关仪式:分茅赐土、裂土分茅。
如需进一步了解仪式细节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汉语辞海》等权威词典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苴茅裂土》的意思
词语《苴茅裂土》意为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之意。它源自于中国古代典籍《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句话:“苴茅裂土,守土之破”。这句话形容淮阴侯刘邦在刘备镇压黄巾起义时,为了保卫根据地,不惜断粮破釜,以后方保命而破土困敌。
拆分部首和笔画
《苴茅裂土》的部首是草字头,分别是艹、艹、艹、口。笔画总数为24画。
来源
《苴茅裂土》源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描写。由于刘邦在历史上的勇敢和果断,这句话成为了形容决战的一个成语。
繁体
《苴茅裂土》的繁体字写作「蒭茆裂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着不同的变体。《苴茅裂土》在古代写作「蒭茅裂土」。
例句
1. 他决定苴茅裂土,不惜一切保卫自己的事业。
2.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苴茅裂土,迎难而上。
组词
1. 苴号呼天
2. 茅以升斗
3. 裂风斩浪
近义词
1. 草船借箭
2. 破釜沉舟
反义词
1. 退隐江湖
2. 羁绊束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