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候奄的意思、候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候奄的解释

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左传·成公十八年》:“ 张老 为候奄。” 杨伯峻 注:“候奄即元候,亦即……候正。”《左传·襄公十九年》:“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皆受一命之服。”《国语·晋语七》:“使 张老 为司马,使 范献子 为候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候奄"是古代军事职官名称,源自《左传》记载的军制体系。该词由"候"与"奄"两个语素构成:"候"指侦察、观测,"奄"通"阉",原指内廷侍从,此处引申为近侍官职。二者合称特指春秋时期晋国军队中负责情报监察的高级武官。

在军事职能层面,候奄统辖斥候部队,掌战地侦察、敌情刺探、行军路线勘察等要务。《左传·成公十八年》明确记载晋军建制:"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其官秩位列中军司马之后,直接听命于中军将。

据清代经学家王引之《经义述闻》考释,"候奄"即《周礼》所载"候人"之职的别称,主要承担"道路送迎宾客,师役掌其方之道治"。现代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进一步指出,该官职在战国时期逐渐演变为"候者""斥候"等侦察兵种称谓。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大词典》将"候奄"定义为"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印证了该词在军事术语中的特殊含义。其职能设置体现了春秋时期军事侦察体系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为后世斥候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 《左传·成公十八年》

: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 《汉语大词典》第1版第1246页

网络扩展解释

“候奄”是古代中国军事体系中的一个官职,主要职责与侦察敌情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职责
    候奄是春秋时期军队中负责侦察、情报收集的专职官员,属于军事编制中的重要职位。其职能包括探查敌方动向、分析战场形势,为军队决策提供依据。

  2. 别称与关联职务
    根据《左传》注释,候奄也称为“候正”或“元候”,可能与“司马”“军尉”等官职并列,共同承担军队管理职责(《左传·襄公十九年》提及“军尉、司马、候奄皆受一命之服”)。

  3. 文献记载

    • 《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张老为候奄”,杨伯峻注解说其职能相当于元候。
    • 《国语·晋语七》提到晋悼公任命范献子为候奄,表明该官职在晋国军事体系中的地位。
  4. 名称解析
    “候”指侦察、观测,“奄”在古汉语中有覆盖、总揽之意,合称即表示全面负责敌情监察的官员。

  5. 历史背景
    候奄多见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军事文献,可能与当时频繁的诸侯战争及专业化军事分工发展有关,属于早期军事情报系统的雏形。

别人正在浏览...

笔仙薄荷脑不孕恻塞长夜台驰道处齐刺针怱草村佣刀箭断崖对股丰侯风素干酵母梗概哥萨克人恭笔供呈惯窃豪赫和布槐槽蕙折兰摧江左夷吾交恶济度久而久之句中眼肯正昆台灵星门离俗鹿尾履薄临深末操畞钟乃至拈花微笑判花跑关东磞头俏脸人外游三厌彡姐杀一利百师训水帘説不上来说诨经説媒拉縴所以台秤停缀鲜鲙小察小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