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人的意思、徒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人的解释

(1).指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 尹知章 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2).步兵。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之道也。”

(3).内侍。《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公惧,队于车,伤足,丧屨。反,诛屨於徒人 费 。”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徒当为侍字之误也。侍人即寺人。”《汉书·古今人表》作“寺人 费 ”。

(4).弟子,门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 仲尼 既没,徒人分布四方,转相流衍。”

(5).服劳役的人。《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秦 十二里一亭,亭置二长,主督盗贼,为县送徒人往 驪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人在汉语中为多义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指随从或门徒

本义指跟随他人或拜师受业者,强调依附关系。

例证:

《孟子·公孙丑上》载:“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徒人之子弟,亦可以为善矣。”

此处指受教导的门徒或随行弟子。

文献参考:

《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1287页)释为“门徒;弟子”,引《孟子》为证。


二、指服劳役者或刑徒

引申义指从事体力劳役者,或受刑罚的罪人,含身份低微之意。

例证:

《周礼·天官·冢宰》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玄注:“胥,掌官叙以治职;徒,掌官令以徵役。”

此指官府中服杂役的庶民。

文献参考: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将“徒”释为“被罚服劳役的人”,如《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为亭长,送徒骊山”。


三、指空身无技艺者

特殊义指未掌握技能、无职无位之人,含贬义。

例证:

《左传·襄公三十年》云:“徒人费谏曰……” 杜预注:“费,孟庄子之臣,未受命,故称徒人。”

此处指无官职的侍从。

文献参考: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徒人”可指“未获职位的侍从”,强调其无正式身份。


权威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http://www.hydcd.com
  2.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
  4.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注:部分古籍原文链接需通过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查询具体篇章。)

网络扩展解释

“徒人”是一个多义词语,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一、古典文献中的含义

  1. 无装备的士兵
    指没有兵器或铠甲的战士。

    • 出自《管子·参患》:“将徒人,与俴者同实。”(尹知章注:“徒人,谓无兵甲者。”)
  2. 步兵
    与战车兵相对的兵种。

    • 见于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车毋驰,徒人毋趋。”
  3. 内侍/侍从
    指君主身边的近臣。

    • 《左传·庄公八年》记载“徒人费”,王引之考证“徒”为“侍”之误,即“寺人”(宦官)。
  4. 弟子或门生
    指学生或追随者。

    • 《汉书·艺文志》提到《孔子徒人图法》,此处“徒人”即弟子。
  5. 服劳役者
    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


二、现代衍生含义


三、特殊注意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选择释义,古代用法以《管子》《孙膑兵法》等为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賹化怖忌补种吃吃吃瓦片赤卫队春芜漼溰翠箔寸关尺點集地板斗絶一隅燔柴反掖凤管鸾笙钩钤光光荡荡鲑羞归依故情汗青好没生何苦后晌疥驼寖薄金正吉问汲引絶薪止火克隆狂进滥饮老伴僚侣淩霄鹿浅眉高眼低迷登名不副实鸣指能不黏接皮硝浅缪乔妆区区矻矻撒娇散花天女煞鬼省司诗句式闾石衣体天文斗温书心不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