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渐渐淡薄。《汉书·王吉传》:“诈伪萌生,刑罚亡极,质朴日销,恩爱寖薄。” 明 李贽 《刘伯温》:“公中忌者之毒,以太直故;晚而上之顾寖薄,以太刚故。”
(2).日渐浇薄。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自谓门生,遂成胶固。所以时风寖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
(3).逐渐鄙薄。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臺官 吴执中 等,屡上章言 蔡京 罪恶,上亦寖薄 京 之所为,遂降授太子少保致仕。”
“寖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寖”(jìn)和“薄”组合而成,意为“逐渐变得淡薄、薄弱或疏远”。具体解析如下:
寖(jìn)
同“浸”,本义为“浸泡”,引申为“逐渐、渐进”。例如《汉书·礼乐志》中“恩爱寖薄”,即指情感逐渐淡化。
薄
此处取“淡薄、不深厚”之意,如《庄子·胠箧》中“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形容道德衰微。
整体含义
“寖薄”多用于描述事物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的状态,如:
使用建议:该词多见于古籍或文言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若在阅读古文时遇到,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指向(如人情、制度、自然现象等)。如需更精准的释义,可提供具体出处或例句。
寖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狭小、狭窄、狭小的空间。
寖字由寸部和辰部构成,寸部是左边的木字旁,辰部是右边的辰字旁。它有13个笔画。
寖薄的来源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是由"寸"和"薄"两个字组合而成。
寖薄的繁体字为「窘薄」。
在古代,寖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笔画的一些细节有所差异。
1. 这个房间寖薄而又潮湿,不适合居住。
2. 条件寖薄的他一直努力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
寖薄境地、寖薄环境、寖薄空间、寖薄条件
狭小、狭窄、狭隘、狭窄的空间
宽敞、广阔、宽裕、宽阔的空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