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天命。 唐 黄滔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王者以御彼万国,居于九重,既体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犹龙。” 清 李渔 《蜃中楼·乘龙》:“二位的姻缘乃前生註定,小仙不过体天行道,何恩之有!”
“体天”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基本含义
指遵循或顺应天命,多用于古代文献与哲学讨论中。例如,唐代黄滔在《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中提到“体天而立制”,意为君王依据天命建立制度。
使用场景
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或儒家思想中,强调统治者或个人的行为需符合天道。如清代李渔的戏剧《蜃中楼》中,仙人提到“体天行道”,即顺应天命行事。
哲学延伸
董仲舒提出“体天”是君王的一种道德修养,需通过体察天道来提升自我,形成国家信仰的核心。
基本含义
作为成语,“体天”由“体”(身体)和“天”(极高程度)组成,形容身体非常健康、强壮。
使用场景
适用于日常夸赞他人或自我表达健康状况,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且起源尚无明确记载。
在成语“体天格物”中,“体天”指体察天意,“格物”为推究事物规律,整体意为顺应自然法则。
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古典文献中多指“依据天命”,而作为成语时可能指健康(但需谨慎使用)。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或词典进一步确认。
《体天》是一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了解宇宙间所有事物的奥秘,触及到天地的本质。
将《体天》拆分开来,可以分解成“体”和“天”两个字。其中,“体”是由左右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亻”(人)部,右边是“本”(木)部。它的五笔字形编码是44132251122。“天”则是由一个部首组成,这个部首叫做“夭”(天)部。它的五笔字形编码是1113425115。
《体天》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中的《泰山》篇。在古代,人们常去泰山朝拜,这是一种与天神沟通的方式。《尚书》中的记载强调了理解天地真理的重要性。繁体字中,《体天》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
在古代汉字中,《体天》的字形有所变化。它们的写法更加古朴,且笔画更为繁复。然而,整体上,这两个字的意义没有改变。
1. 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宇宙,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体天。 2. 这位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体天,为人们揭示出了许多宇宙奥秘。
组词:体会、天地、本体。 近义词:究尽天机、深谙天道。 反义词:恍如隔世、不知天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