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脸上的表情,脸色的变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在 赵琮 夫妻两个,不要説看了别人许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既不能靠着十个指头趁些银钱换些担柴斗米;又不肯捨着这条身子作人奴婢,看人眉高眼低。”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后来,他逃荒到了山外,做生意挑扁担,真是看尽了眉高眼低,尝够了人世艰难!”亦作“ 眉高眼下 ”。《白雪遗音·马头调·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如作戏,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2).比喻待人处世的方法。《三侠五义》第三二回:“慢説走路,什么处儿的风俗,遇事眉高眼低,那算瞒不过小人的了。”亦作“ 眉眼高低 ”。《红楼梦》第二七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眉高眼低”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2. 出处与演变
3. 使用场景
4. 近义与辨析
示例补充:柳青在《创业史》中用“看人家的眉高眼低”形容生活困境中观察他人脸色的无奈。
《眉高眼低》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态度或表情不自然,有所顾忌或隐瞒真情。
《眉高眼低》的拆分部首是目,共有10个笔画。
《眉高眼低》最早出现在宋代寇准的《樊川文集》中,后来成为固定的成语。
《眉高眼低》的繁体字为「眉高眼低」。
在古时候,「眉高眼低」的写法可能不同,但是意义相同。
他在面对老板时总是眉高眼低,不敢表达真实的意见。
眉飞色舞、眼高手低、狼狈为奸。
躲躲藏藏、偷偷摸摸、畏首畏尾。
无所畏惧、直言不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