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汲引的意思、汲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汲引的解释

(1) [guide;draw up (water) and conduct it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引导;开导

(2) [promote]∶比喻提拔或荐推人才

汲引忘疲,奖提不倦。——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

详细解释

(1).从下往上打水。 唐 元稹 《分水岭》诗:“坚冰一时合,井深冻不成。终成汲引絶,不耗復不盈。”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渔樵汲引,荆棘荣衰。” 艾芜 《<丰饶的原野>前言》:“到夏天大河的水干了,要靠挖深泉塘,让地下水冒了出来,再用牛和骡子拉的水车,汲引上来,进行灌溉。”

(2).汲取水流。 晋 郭璞 《江赋》:“并吞 沅 灃 ,汲引 沮 漳 。”

(3).犹吸取。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韵略之宏促,属辞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絶也,虽天外毫内,不足以喻其辽邈,其相倾也,虽三光熠耀,不足以方其巨细。”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李东阳》:“ 西涯 宏才硕学,汲引风流,播之声诗,洵足领袖一时。”

(4).引荐;提拔。《汉书·刘向传》:“ 禹 稷 与 皋陶 传相汲引,不为比周。”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 翟公巽 虽为 蔡京 所汲引,然抗直不为屈。” 茅盾 《路》一:“入党政界罢?不但要人汲引,并且也得会拍会钻。”

(5).引导;开导。 南朝 梁 沉约 《为竟陵王发讲疏并颂》:“无相非色空不可极,而立言垂训,以汲引为方。”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愿生千佛,无非贤圣,汲引之义虽同,随机之感非一。”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无生有汲引,兹理儻吹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汲引”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字面及引申义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本义
    由“汲”(取水)和“引”(引导水流)组成,原指通过工具从低处取水并引导至高处的过程。

  2. 引申比喻

    • 借鉴经验或知识:比喻像取水一样汲取他人的智慧、经验或文化成果,如“汲引前人思想以创新”。
    • 举荐提拔人才:引申为对人才的推荐和提携,如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中“汲引忘疲,奖提不倦”即表达荐才不倦之意。

二、用法与语境

  1. 文学与日常
    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场合,如“他汲引后进,广受赞誉”。
  2. 近义词:举荐、提拔、引导。
  3. 反义词:埋没、压制。

三、总结

“汲引”既保留原始取水的物理动作描述,又扩展至抽象层面,强调对知识或人才的主动获取与扶持。具体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侧重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汲引

汲引是一个汉字,由两个部分组成:“水”和“引”。汲引的意思是从水源中引取水。它是一个动词,表示从水井等地方取水的动作。

汲引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 汲:由“氵”(水的部首)和“即”(即时的意思)组成,共8个笔画。
- 引:由“弓”(弓的部首)和“尔”(你的意思)组成,共4个笔画。

汲引的来源:
汲引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礼记·月令大传》中,用来描述取水的行为。

汲引的繁体字:
汲引的繁体字为「汲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常常稍有变动,例如「引」字在古代可写作「引」,而「汲」字在古代则有多种写法,如「」和「」等。

汲引的例句:
1. 他走到水井边汲引清水。
2. 农民汲引水来灌溉田地。

汲引的相关词汇:
- 组词:汲水、引水、引井等。
- 近义词:打水、舀水、取水等。
- 反义词:注水、灌水等。

别人正在浏览...

倍称妣考剥落不弟长告朝野上下车羽催徵大半大寿等由德性对茬儿敦率分地風氣负重吞污拐老贿交壶芦伽利略拣相交椅架屋叠床记别九拜腒腊巨略拷讯老炮儿犂花楼层卖主求荣裊丝判然不同霈恩批纸尾千虑一得诮讪诮笑七十钻然明蓐中塞诘撒开丧宰沙礁试胆收华瘦筋筋鼠祸覗察酸赭台府条籍外儒刓琢舞轮县门謑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