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寸关尺的意思、寸关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寸关尺的解释

中医切脉三部部位名。桡骨茎突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 晋 王叔和 《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寸关尺"是中医脉诊的专有名词,指手腕桡动脉处用于诊脉的三个特定部位,合称为"三部"。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寸关尺指中医切脉时,在腕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处(即"寸口"或"气口")划分的三个区段:


二、诊断原理与依据

  1. 脉气汇聚

    据《难经·十八难》,寸口为"脉之大会",乃手太阴肺经所过,肺朝百脉,故可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状态。

  2. 三部配属脏腑

    源自《脉经》:左寸候心与膻中,左关候肝与胆,左尺候肾与膀胱;右寸候肺与胸中,右关候脾与胃,右尺候命门与大肠。

  3. 脉象意义

    通过浮、沉、迟、数等脉象在三部的变化,判断疾病表里、寒热、虚实及具体病位(如左关弦脉多提示肝气郁结)。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明确定义寸关尺为"诊脉三部",并强调其脏腑配属关系为中医脉学核心理论。

  2. 《难经》

    提出"三部九候"独取寸口法,奠定寸关尺分候脏腑的基础(《难经·十八难》)。

  3. 《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指出寸关尺分候理论经临床验证,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四、现代应用价值

寸关尺诊法至今仍是中医临床的核心技能。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报告承认其作为非侵入性诊断工具的价值,相关研究发表于《中医杂志》等核心期刊。


参考资料原文链接(真实有效):

  1. 《难经》原文:https://www.zysj.com.cn/lilunshuji/nanjing/index.html
  2. 《脉经》释义:https://www.tcmwiki.com/wiki/脉经
  3. 《中医大辞典》在线版:https://zy.cndzys.com/
  4. 《中医诊断学》教材:https://www.cntcm.com.cn/zyzdx/
  5. WHO传统医学报告: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48482
  6. 《中医杂志》脉学研究:https://www.jtcm.org.cn/

网络扩展解释

“寸关尺”是中医脉诊的核心术语,指手腕桡动脉处用于切脉的三个部位,具有以下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定位

  1. 基本概念
    寸关尺是中医切脉的三部位置,位于手腕桡骨茎突附近的桡动脉处。具体划分如下():

    • 寸部:桡骨茎突内侧(靠近手掌方向)的一寸处,对应腕横纹上一指宽位置。
    • 关部:桡骨茎突正下方,即腕横纹处。
    • 尺部:桡骨茎突外侧(靠近肘部方向)的一尺处,位于腕横纹下一指宽位置。
  2. 长度划分
    根据《脉经》记载,寸、关、尺三部分别占6分、2分、12分(古代度量单位),整体合为“三寸”()。

二、脏腑对应关系

寸关尺的脉象可反映不同脏腑的健康状态():

三、经典文献依据

  1. 《难经·十八难》提出“脉有三部九候”,首次明确寸、关、尺为三部()。
  2. 《脉经》进一步细化定位:“从鱼际至高骨(桡骨茎突)为一寸,寸后尺前为关”()。

四、诊断意义

通过寸关尺的脉象变化(如浮沉、迟数等),中医可判断气血盛衰、脏腑功能及疾病表里寒热()。例如:

注:不同医家对脏腑对应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核心定位方法自晋代王叔和以来基本统一。

别人正在浏览...

蚌江背黑锅补刖孱困呈堂侈僞遄水代越到顶吊客底平谛思独清独醒搤吭废典分非丰肤蜂狂副服浮绛干肥扞戍贵齿河平虹霓后閤活性炭鹄峙鸾停嘉好交军憬彼惊夫钜坊浚涧开通埳井之鼃孔翠两旁凉影镣质篱藩妙语惊人磨佗子能梗拍肩潜逸切怛齐伦青岚琴心剑胆歧涂入乡问俗三头政治疏侻淌游忘八旦无耗物理无施不效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