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圣木的意思、圣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圣木的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神木。《山海经·海内西经》:“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 郭璞 注:“食之令人智圣也。”《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始兴郡 山阳县 有豫木,本径可二丈,名为圣木。 秦 时伐此木为鼓顙,鼓顙成,忽自奔逸,北至 山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圣木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核心含义与延伸文化内涵两个层面:

一、核心释义

指具有神圣属性或特殊效用的树木。古代文献中特指两种植物:

  1. 灵寿木

    树节肿大,可制作手杖。据《山海经》记载,其生长于昆仑山一带,被视为神木,枝条制成的拐杖有延年寓意。《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昆仑之域“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郭璞注此类奇异树木即属圣木范畴 。

  2. 药用“迷谷”

    部分典籍将《山海经》中“佩之不迷”的迷谷树归为圣木,其花叶可作佩饰以辨方位,古人认为具辟邪导航之能 。

二、文化象征

  1. 通神媒介

    在祭祀文化中,圣木被视为连接天地的通道。《说文解字》释“圣”为“通也”,圣木因其高大或稀有特性,被赋予沟通神灵的象征意义 。

  2. 祥瑞载体

    古代方术认为特定树木蕴含天地精气。如《淮南子》所述“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圣木成为祥瑞降临的载体 。

三、药用价值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多种“神木”类药材,如松、柏、沉香等,其木屑或树脂被用于安神、辟疫。此类树木因药用功效被民间尊为“圣木”,体现了物质功能与精神信仰的结合 。


权威参考文献

  1. 袁珂《山海经校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3. 刘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圣木”是汉语词汇,指古代传说中的神木,具有神圣或神奇特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圣木(拼音:shèng mù)指古代文献记载的神木,常被赋予特殊寓意。例如《山海经·海内西经》提到圣木与离朱、木禾等并列,郭璞注称其“食之令人智圣”,暗示其可增强智慧。

  2. 文献记载

    • 《荆州记》记载南朝宋时始兴郡有名为“圣木”的豫木,树干直径达二丈,被秦代伐作鼓架后竟自行移动。
    • 汉典等工具书将其定义为“传说中的神木”。
  3. 文化象征
    圣木常与神圣、智慧关联,如挪威传统中抛掷圣木象征信仰,体现其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4. 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提及“圣木”作为人名,寓意超凡智慧或敦厚品质,但此用法与词语本义无关。

“圣木”主要指古籍中的神木,兼具神话色彩与文化内涵。具体文献来源可参考《山海经》《荆州记》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日做梦白夜冰簟仓玉长益丑祸传誉出贷垂垂惷驳出售黨惡稻粟大社彫镂堕城蕃蔽烦忧棼棼佛影干车高远构架观音大士骇观虹吸环形假情凈军记史矩彠可而匡其不逮老亚公令长狸首乱札札緑尘满登登漫云目礼撬窃伽荼情深骨肉全价佉楼书上梢山珍海错社稷之臣鼠壤塾脩俟汾素雪煻灰谈薮徒配玩敌滃勃斡刺贤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