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亚公的意思、老亚公的详细解释
老亚公的解释
方言。老爷爷。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天日·诏书一》:“朕昇天时所话‘老亚公’,即是‘天父上主皇上帝’。”
词语分解
- 老的解释 老 ǎ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唅
- 亚公的解释 司徒的别称。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故称。《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復与 周 平”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晋书》:“ 元夏 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三国志·吴志·孙峻传》“共事
专业解析
“老亚公”是一个具有浓厚方言特色的称谓,主要通行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语地区(包括福建南部、台湾、潮汕部分地区等),其核心含义是指曾祖父,即父亲的祖父。
以下是从汉语词典及方言研究角度对其的详细解释:
-
核心词义与辈分关系:
- “老亚公”专指曾祖父,在家族谱系中属于上三代(高祖 - 曾祖 - 祖 - 父 - 己身)中的曾祖辈分。
- 其中“亚公”本身在闽南语中常指祖父,“老”字加在前面,表示辈分更高一层,用以区分祖父与曾祖父。
-
方言属性与地域分布:
- 该词是闽南方言的典型词汇,并非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的通用词。它在福建闽南地区(如厦门、泉州、漳州)、台湾省以及广东潮汕等讲闽南语的社群中广泛使用。
- 在潮汕话中,“老亚公”同样指曾祖父,是当地重要的亲属称谓词。
-
构词与语源分析:
- “亚公”:在闽南语中,“公”是对男性长辈的尊称,“亚”在此处并非表示“次等”,而是作为前缀或特定称谓的一部分,常用于亲属称谓中(如“阿公”指祖父,“亚公”在部分地区也直接指祖父,加“老”后升辈)。
- “老”:在此语境下主要表示辈分高、年长,而非仅指年龄大,是提升辈分等级的标志词。
-
使用与文化内涵:
- 作为对曾祖父的称呼,“老亚公”带有尊敬和亲昵的色彩,反映了闽南语区对家族长辈的重视和传统宗族观念。
- 在口语中,有时也简化为“亚公”,但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指祖父还是曾祖父(通常加“老”更明确指曾祖父)。
-
读音(闽南语读音参考):
- “老亚公”在闽南语中读音大致为:Lāu a-kong(以厦门音为例)。
权威参考资料来源:
-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这部权威的方言工具书收录了“老亚公”词条,明确标注其为闽语词汇,释义为“曾祖父”。
- 《闽南方言大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作为专门记录闽南语的词典,该书详细收录并解释了“老亚公”,提供了其读音、具体含义及在闽南社会中的使用背景。
- 《潮汕方言词考释》(李新魁, 林伦伦著):相关研究著作中考释了潮汕话中“老亚公”的含义,印证了其在潮汕闽语区同样指曾祖父。
- 地方方言志及学术论文:关于闽南语、潮汕话研究的学术文献和方言调查报告,均将“老亚公”列为重要的亲属称谓词进行记录和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老亚公”是一个具有方言特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老亚公”主要指年长的祖父或外祖父,也用于尊称年事已高的男性长辈。这一用法常见于粤方言中,表达对长者的尊重。
二、方言与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
粤方言中的尊称
在粤语中,“亚公”即“阿公”(对老年男子的通称),加上“老”字后更强调年龄和辈分。例如《太平天日》记载:“老亚公”被用来指代“天父上主皇上帝”,赋予其宗教象征意义。
-
历史文献记载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中提到:“朕昇天时所话‘老亚公’,即是‘天父上主皇上帝’”,说明该词在特定语境下可引申为至高权威的象征。
三、与“亚公”的关联
“亚公”单独使用时有两种含义:
- 古代官职:指次于“三公”的司徒(高权威来源如、10);
- 对老年男子的通称:如宋代文献《张协状元》中的“亚公”即“阿公”。
四、使用场景
- 日常交流中用于称呼家族长辈;
- 文学或历史文本中可能带有文化、宗教隐喻。
“老亚公”的核心意义是方言中对老年男性的尊称,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如地域、文献背景)理解其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鹿皮币巴苴班谒跛鳖千里恻怅嘲慠迟懦出句刺口翠幔大正对消梵书分心劳神釜中生鱼纲辖贯耳过足孤突浩漭黑状和头合衷共济贱庶楗椎椒阿结袜激伶金鼓救死扶危克制留宿蛮猺漫游扪腹能子耦丽偏材七宝祈克轻佾屈附软弱无力上通省份蛇蜕师式食征松茂蒐田岁羡擡策叹重桃夭李艳土木形骸外军逶随县门翛翚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