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的意思、高远的详细解释
高远的解释
(1).又高又远。 汉 王充 《论衡·说日》:“从平地望 泰山 之颠,鹤如乌、乌如爵者, 泰山 高远,物之小大失其实。”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高远如长空片云。” 王汶石 《大木匠》二:“天空高远净洁,空气里夹杂着新麦苗的青草味。”
(2).高尚远大。《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邴原 ﹞秉德纯懿,志行忠方”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邴原别传》:“ 原 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晋书·隐逸传·索袭》:“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虽 黔娄 之高远, 庄生 之不愿,蔑以过也。” 清 梅曾亮 《送韩珠船序》:“吾友 韩珠船 胸臆高远,当官有声。”
(3).高超深远。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不闻清谈讲道之言,专以丑辞嘲弄为先,以如此者为高远,以不尔者为騃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其神情高远,絶无都城紈綺市井之习,亦一时胜士。”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朱自清 《论逼真与如画》:“如 元 朝 倪瓒 的山水画,就常不画人,据说如此更高远,更虚静,更自然。”
(4).高贵其身分,久远其历史。《淮南子·修务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託之於 神农 、 黄帝 而后能入説。乱世闇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
词语分解
- 高的解释 高 ā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在
- 远的解释 远 (遠) ǎ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关系疏,不亲密
网络扩展解释
“高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āo yuǎn,其含义可从多个维度解析:
1.字面意义:又高又远
指物理空间上的高且遥远,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象。例如:
- “高远的蓝天”,或“从平地望泰山之颠,鹤如乌……泰山高远,物之小大失其实”(《论衡·说日》)。
- 现代用法如“天空高远净洁”(王汶石《大木匠》)。
2.抽象意义:高尚远大
多用于形容志向、品德或目标的高尚与远大:
- 《三国志》提到邴原“秉德纯懿,志行忠方”,裴松之注其“高远清白”。
- 现代语境中,“志向高远”即强调抱负的宏伟与超越世俗。
3.艺术与思想:高超深远
形容境界、技艺或思想的深邃与卓越:
- 晋代葛洪批评时人“不闻清谈讲道之言”,反以肤浅为“高远”。
- 清代王夫之评李白《乌栖曲》“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补充说明
- 姓名寓意:作为名字时,“高远”象征志向远大、品德高尚。
- 同义词:深远、远大()。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与现代用法,涵盖物理、品德、艺术等多重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论衡》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高远(gāo yuǎn)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高度远大、视野广阔、境界高远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它的左边部首是“高”(gāo),右边部首是“元”(yuán)。它的笔画数是10画。高远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之前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一般采用“高”字的上方增加一个“卸”字旁,但现代书写已经不再使用这种古时候的写法了。
以下是几个例句:
1. 他的理想非常高远,志向更是毫不动摇。
2. 这座山的顶峰真的很高远,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
3. 高远的思想能够影响和激励他人。
以下是一些高远相关的词语:
组词:高远目标、高远志向、高远思维、广博高远
以下是高远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广阔、辽阔、开阔、浩瀚
反义词:低矮、狭窄、局限、短浅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