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稻粟的意思、稻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稻粟的解释

粮食的总称。《隋书·食货志》:“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稻粟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统称,由“稻”和“粟”两个单字组合而成。《汉语大词典》(修订本)将其定义为:“稻与粟,泛指粮食作物。”具体释义可分为四层:

一、基本词义 “稻”指禾本科植物水稻(学名:Oryza sativa),《说文解字》注:“稻,稌也”,特指水生谷物;“粟”即谷子(学名:Setaria italica),《尔雅·释草》载:“稷,粟也”,属旱地作物。二者并称体现中国古代“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如《周礼·地官》记载“稻人掌稼下地,司稼掌巡邦野之稼”。

二、历史演变 先秦文献中“稻粟”常作为赋税计量单位,如《管子·轻重乙》载“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亩收一石,为粟百石”。汉代《氾胜之书》系统记载了两类作物的栽培技术,印证了稻粟在古代农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三、文化内涵 稻粟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民生根本,《汉书·食货志》强调“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成语“稻粱谋”出自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喻指人对基本生计的追求。

四、现代农学定义 当代《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将稻粟归入禾谷类作物大类。水稻至今仍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3年产量达2.1亿吨;粟作为杂粮作物,在北方旱作农业区保持种植传统,其种质资源研究被列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许慎《说文解字》、班固《汉书》、中国农业出版社《作物栽培学》)

网络扩展解释

“稻粟”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稻粟”是汉语中对粮食作物的统称,主要指水稻和粟(小米)两种谷物,常作为粮食总称的代指。例如《隋书·食货志》记载:“岁收稻粟数十万石,北境得以周赡”,此处“稻粟”即泛指粮食。


2.拆解分析


3.两者的区别

特征 稻(水稻) 粟(谷子)
生长环境 需水田,适宜湿润气候 耐旱,适应干旱地区
子实形态 长粒,去壳为大米 小圆粒,去壳为小米
主要产区 长江流域、东北等湿润区 黄河流域等干旱、半干旱区

4.文化背景

稻和粟均为中国古代“五谷”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谷:稻、黍、稷、麦、菽),其中“稷”即粟。两者合称“稻粟”体现了南北方粮食作物的核心地位,常被用于泛指粮食收成或农业经济。

5.古籍用法示例

《隋书·食货志》中“稻粟”一词,既指具体的水稻和粟,也延伸为粮食总称,反映了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两者植物学特性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来源中的详细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挨饿受冻暴灭博深趠荦察判创辟翠拔电力拖动第六感觉抵事发鬓浮桑隔蔽含笑蒿忧弘润宏儒硕学厚脸活变减膳彻悬洁己奉公进水闸寖寻金衣丹进阼积臧据乱骏蹄醂柿老宿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廉恕满舌生花锚纲鸣驹冥寞明效目无余子泥犂请盟阮瑀生剥圣师声朔师君诗序霜凋夏绿私计肆矜通圆汪浪瓮声瓮气五猖宪兵仙诞贤台哮吼小弦西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