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诗篇名。上古行射礼时,诸侯歌《狸首》为发矢的节度。《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狸首》射侯,古之射礼也。”《孔子家语·辩乐》:“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用兵也,散军而修郊射。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騶虞》,而贯革之射息也。” 王肃 注:“《狸首》、《騶虞》,所为节也。”参见“ 貍首 ”。
貍首:1.狸的头。《礼记·檀弓下》:“ 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 ,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原壤 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貍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孔颖达 疏:“言斲椁材文采似貍之首。”后因以“貍首”指 原壤 之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蚕蟹鄙谚,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载於礼典。”
(2).借指棺柩。 明 徐渭 《哀骆怀远公验词》:“何时卧貍首,闻之使心惊。” 清 王紫绶 《哭师》诗:“生死亲营一亩宫,瓣香谁解为 南丰 ;敢云貍首斑为美,常恐牛眠卜未工。”
(3).古代逸诗篇名。共二章。诸侯行射礼时歌《貍首》以为发矢之芦度。《仪礼·大射》:“上射揖,司射退,反位。乐正命太师曰:‘奏《貍首》,閒若一。’” 郑玄 注:“《貍首》,逸诗《曾孙》也。貍之言不来也。其诗有‘射诸侯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礼记·射义》:“其节,天子以《騶虞》为节,诸侯以《貍首》为节。” 陆德明 释文:“貍之言不来也。首,先也。此逸诗也。”
(4).指 三国 魏 管辂 。 辂 精天文,善卜筮,相传其能占知人“疾病死亡贫富丧衰”而无所差错。据《三国志·魏志》本传载:“﹝ 輅 ﹞初应州召,与弟 季儒 共载至 武城 西,自卦吉凶,语 儒 云:‘当在故城中见三貍,尔者乃显。’前到 河 西故城角,正见三貍共踞城侧,兄弟并喜。” 辂 别有弟名 辰 ,而 辂 年居长,后因以“貍首”称之。 唐 杨炯 《浑天赋》:“假 苏秦 之不死,既莫能知其説;儻 貍首 之重生,亦不能成其算也。”
(5).瓜名。 晋 傅玄 《瓜赋》:“虽貍首之甘美兮,未若东门之奇伟。” 晋 陆机 《瓜赋》:“夫其种族类数,则有栝楼、定桃、……貍首、虎蹯。”参见“ 貍头 ”。
“狸首”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
指逸诗篇名
《狸首》是上古时期的一首逸诗(失传诗篇),主要用于射礼仪式。诸侯在射箭时,通过吟唱《狸首》来规范发箭的节奏和礼仪。例如《韩非子·八说》提到“《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说明其与射礼的关联性。
射礼中的功能
据《孔子家语·辩乐》记载,周武王曾通过“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驺虞》”来替代战争,以射礼象征和平。诗中可能包含对诸侯不朝行为的隐喻,如“射诸侯首不朝者”。
指“狸的头”
《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故人原壤在母亲丧礼时唱歌,以“貍首之班然”形容棺椁木材的花纹似狸首,后引申为对原壤之歌的代称。
借指棺柩
明代徐渭《哀骆怀远公验词》中“何时卧貍首”一句,即以“貍首”暗喻棺柩。
在个别文献中,“狸首”还被用来指代三国时期善卜筮的管辂,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权威性较低。
“狸首”的核心意义与古代射礼及逸诗相关,引申义则涉及丧葬文化和特定人物。需注意语境差异,更多细节可参考《礼记》《韩非子》等典籍。
《狸首》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狸猫的头部。
《狸首》的拆分部首是狸(犬字旁),它的总共12个笔画。
《狸首》一词源自《尔雅·释兽》中的记载。狸猫是一种生活在我国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它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和适应性,被称为“五鼠之首”,常常被用来比喻狡猾和善于变化的人。
《狸首》的繁体字为「狸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汉字的古代写法更加繁复。关于《狸首》这个词的古代写法目前没有资料显示,因此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古代写法。
1. 这只狸猫的狸首特别可爱。
2. 大约半个月前,我在家门口看到了一只狸首在跳舞。
狸猫、狸头、首领。
狸猫头、狐狸头。
羊首、牛首。
百样玲珑把晤卑困辩斗敝肠笔润鼻涕团翠巘麤缞斩大闲斗转星移伐性甘贵羔犊哥伦比亚高原勾连光精过筋过脉还工豪烈烘柹闳整花腊建首僬眇金鼓连天具保爵马克柔课嘴撩牙夸目兰言厘米临死不怯流揜龙亢吕政攀配乔男女弃琼拾砾乞言认敌作父沈漠师臣水葫芦死标白缠斯役颂磬所向无敌袒帻踏子退场土木形骸王八宛宛委冰嗡嗡营营雾结烟愁现如今遐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