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可的意思、省可的详细解释
省可的解释
谓批阅定夺。《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季龙 荒游废政,多所营缮,使 邃 ( 石邃 )省可尚书奏事,选牧守,祀郊庙;惟征伐刑断乃亲览之。”
休得要。 宋 苏轼 《临江仙·赠王友道》词:“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6*瓶6*梅词话》第七六回:“你不往那屋里去,往谁屋里去。那前头媳妇子跟前,也省可去惹的他。”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阁》:“告娘娘省可閒烦恼。”参见“ 省可里 ”。
词语分解
- 省的解释 省 ě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
- 可的解释 可 ě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尽,满:可劲儿干。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姓。 否 可 è 〔可汗( 否俷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省可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省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释义
“省可”是一个副词性短语,意为“休要,别,不要”,表示劝阻、禁止或告诫对方不要做某事。它带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和古语韵味,常出现在诗词、戏曲或仿古文体中。
二、用法与语境
- 劝阻行动:用于直接制止某种行为。
例:苏轼《临江仙·冬日即事》词:“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 ——意为“休要高谈阔论挥动玉拂尘,应当保全本性”。
- 避免过度:强调节制,防止过度消耗。
例:元好问《题山庵》诗:“桃源花落春狼藉,省可黄鹂夸得意。” ——劝诫黄鹂莫要过度得意。
- 委婉拒绝:含蓄表达否定或拒绝之意。
例:元杂剧《西厢记》:“省可里心头怒!” ——劝人平息怒气。
三、出处与演变
“省可”最早见于唐宋诗词,由“省”(意为“减少、免除”)与“可”(表强调)复合而成。元代戏曲中沿用广泛,明清后逐渐少用,现代汉语中被“别”“莫要”等替代。
四、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省可”词条,释义为“休要,别”,引元代关汉卿《拜月亭》为例证。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标注其为副词,释义“休要,别”,引金元时期用例。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指出“省可”为唐宋元时期口语词,释义“休得,莫要”。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广东、广西等辞源修订组. 《辞源(修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网络扩展解释
“省可”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
一、常见含义:可以省略或不需要
- 构成:“省”指省略、不做,“可”表示可以,组合后意为“某事因显而易见或不必要,可以省去”。
- 用法:多用于口语或古典文学,表达劝诫或提醒对方无需多虑。例如:
- 苏轼《临江仙》:“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存真。”(劝人不必空谈,应保全本真)
- 《董西厢》:“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安慰对方不必烦恼)
二、古代特殊用法:批阅定夺
- 来源:见于《晋书·石季龙载记》:“使邃省可尚书奏事。”
此处指审阅并裁决公文奏章,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行政术语,现代已不常用。
使用注意:
- 现代语境下多采用第一种含义,表达“无需、不必”;
- 古典文献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语义,避免混淆。
如需进一步辨析,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哀察爱缘宝石顶本固邦宁便意步辇图卜祝彩凤参和察吏炒冷饭赤酱除抹错涂大肠杆菌掸子忉怛导驺登崇定购顶撞狄牙端点端罩忿恻服贴更覆古都国营货舟检格讲购极弊沮谪溘露吏门流视溜直隆起露台之产猫猴内定枿芽披沙拣金瞧不起峭峻芹曝侵削秋红人生面不熟柔逊受服水神送战睃看同门剸剧绾角儿戊夜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