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邦宁的意思、本固邦宁的详细解释
本固邦宁的解释
谓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孔 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京剧《串龙珠》:“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
词语分解
- 本的解释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原来:本来。本领。
- 宁的解释 宁 (寧) í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
网络扩展解释
“本固邦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强调人民作为国家根基的重要性。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释义
指人民安居乐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基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该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需以民众福祉为治国基础。
二、出处与原文
- 典籍来源: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文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 历史背景:相传为夏朝君主太康失国后,其弟与五位臣子反思治国教训所作,强调若轻视民众则导致政权动荡。
三、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并列式成语,由“本固”与“邦宁”两部分组成,前者表根基稳固,后者表国家安定。
- 使用场景:多用于政治论述或劝谏语境,作宾语或定语,如“治国需知本固邦宁之理”。
四、思想延伸
- 儒家发展:孔子提出“安民利民”,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均继承此思想。
- 现代意义: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通,强调民生保障对国家稳定的作用。
五、近义表达
- 本固枝荣(形容基础稳固则整体繁荣)
- 国泰民安(直接描述国家与民众双方面的安定状态)
如需查阅原始文献或更多例证,可参考《尚书》相关注释及京剧《串龙珠》中的化用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本固邦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固本培元、保家卫国、保障国家安定的重要举措。该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本:木字旁,共5画;
- 固:囗字框,共8画;
- 邦:邑字旁,共7画;
- 宁:宀字旁,共8画。
《本固邦宁》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一些略微有一些不同的写法,但基本上保持了以上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例如,《说文解字》中将“本”写作“㔾”、“固”写作“志”、“邦”写作“邨”。
以下是一些关于《本固邦宁》成语的例句:
1.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努力修身齐家,以保障国家的稳定。
2. 只有通过本固邦宁的举措,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其他与《本固邦宁》相关的词汇包括:
- 组词:本心、固执、国家、平静;
- 近义词:修身立家治国平天下;
- 反义词:荒废散乱治乱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