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书·太甲上》:“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见威王》:“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三国演义》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幕:“足下能肩此重任,真是社稷之福!”
“社稷”是汉语中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可分层解析如下:
“社稷”由“社”与“稷”组合而成:
“社稷”从祭祀对象演变为国家的代称,原因有二:
“社稷”从原始的土地谷物崇拜,发展为以农为本的国家象征,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核心逻辑。
社稷是汉语词汇,指古代中国宗庙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泛指国家、国民、国家事物等。
社稷的部首为禾,共有10个笔画。
社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礼·乐器》。在古代,社稷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在今天,它也可以指国家或国家事物。在繁体字中,社稷的写法仍然是「社稷」。
在古代,社稷的写法会有所不同。有些文献中以「社职」姓氏榜首或国王榜首;另一些文献中以「社显」姓氏榜首;还有些文献中以「社离」姓氏榜首。
1. 他对于社稷的贡献不可磨灭。
2. 我们要守护好祖国的社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3. 这座神圣的社稷见证了国家的兴衰。
组词:社稷之臣、社稷神灵、社稷坛、社稷之地
近义词:国家、祖国、邦国
反义词:异族、外邦、敌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