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中标志星宿位置的度数。周天共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二十八宿各占若干度。《素问·离合真邪论》:“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宋书·律历志中》:“至 元和 二年,《太初》失天益远,宿度相觉浸多,候者皆知日宿差五度,冬至之日在斗二十一度,晦朔弦望,先天一日。”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宿度》:“ 王子年 《拾遗记》:‘ 庖牺 视五星之文,分野之度。’《史记·历书》曰:‘ 黄帝 名察度验。’ 臣瓚 谓:题名宿度,候察进退三辰之度、吉凶之验也。”参阅《广雅·释天》。
“宿度”是古代天文学术语,指天空中标志星宿位置的度数。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宿度表示星宿在天球上的坐标位置,主要用于划分周天(即整个天球圆周)。根据记载,周天被分为365.25度,对应一年的天数。二十八宿(古代星群分组)各自占据若干度数,用于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轨迹。
古籍记载与来源
周天度数划分
古代将天球圆周分为365又1/4度,与回归年长度(365.25日)一致。二十八宿的度数总和与此相符,例如《汉书·律历志》记载各宿度数不等,如角宿12度、亢宿9度等,合计365.25度。
应用与意义
宿度是古代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的核心依据,用于确定节气、推算日月食等。同时,中医理论中也借用宿度概念,解释人体与宇宙的关联。
宿度是连接天文、历法、医学的古代坐标系统,反映了中国传统科学对自然规律的探索。需注意,不同历史时期宿度划分可能略有差异,具体数值需参考对应文献。
宿度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包括“宿”和“度”。
“宿”字的部首是宀,总共有11画。
“度”字的部首是广,总共有9画。
“宿度”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宿”是指过夜、留宿的意思,“度”表示衡量或测量的动作。
在繁体字中,宿度的写法与简体字是相同的。
在古代汉字中,宿度的写法与现代一致,没有明显变化。
1. 昨晚我在朋友家宿度了一晚。
2. 他的宿度智商非常高,能轻松解决复杂的问题。
3. 我们需要宿度一下这段路的长度,以便安排行程。
组词:宿舍、宿命、度日如年。
近义词:留宿、过夜。
反义词:离开、出发。
鹌鹑暗惜背货逼射步景测量学传唱创业垂统措办盗资鼎角斗队峨岷鲠欷辜攉鼓舌海沂寒心销志河东戒横击恒教呵止鸿胪怀旧狐鸣篝中剑南狡赖节点敬勤金笺眷想溃延馈酳惏刻敛神命屦迷识牧宰牛马走鸥心破禁七奔期朝全济觑便丧没森梢上列韶容设供胜朝诗敌戍御绥御贴黑金铜爵台外内晚驾微俸乡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