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tralow temperature] 温度大大低于低温时的状态,物理上将—263°C液态空气的温度定为上限值
超低温的详细解释如下:
超低温指远低于常规低温的温度状态。根据权威定义,物理学中将-263°C(约10K)作为超低温的上限值,这一温度对应液态空气的特定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绝对零度为-273.15°C(0K),而超低温通常指接近但未达到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区域。
普冷与深冷区:
不同标准差异:
部分资料将超低温定义为低于1K(-272.15°C),可能与实验条件或液态气体类型有关,但主流定义仍以-263°C为基准。
通过氦低温恒温器或特殊制冷设备(如超低温冰箱)实现,后者可稳定维持-80°C至-196°C的环境。
定义中提到的“液态空气温度”需结合压力条件理解,实际应用中需区分不同制冷介质(如液氮为-196°C)与目标温度的关系。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化工仪器网等来源。
《超低温》是指低于常温、极其低的温度。通常,超低温是指低于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
《超低温》这个词的部首拆分是走字底部的冫部,总共有5个笔画。
从字面上来看,“超低温”一词由“超”和“低温”两个部分组成。超意为超过,超过一定的界限,低温即温度较低。
《超低温》的繁体写作「超低溫」。
古代汉字写法中的《超低温》可以根据不同的朝代而有所变化,但基本形态较为相似。
1. 这个实验需要在超低温下进行。 2. 高科技领域的发展需要超低温技术的支持。
超低温还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不同的词语,例如:超低温冷冻、超低温保存、超低温制冷。
超低温的近义词包括:极低温、超极低温、极端低温。
超低温的反义词为:超高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