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超低温的意思、超低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超低温的解释

[ultralow temperature] 温度大大低于低温时的状态,物理上将—263°C液态空气的温度定为上限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超低温在汉语词典及科学领域的核心含义是指远低于通常低温环境(如冰点以下)的极寒温度状态。该术语强调温度范围的特殊性,需结合具体学科标准界定其精确数值。以下是详细解释与权威参考:


一、汉语词典释义

超低温由“超”(超越、极端)与“低温”(较低温度)复合构成,字面意为“超越一般低温的极端寒冷状态”。在通用语境中,它泛指自然界或人工技术中难以达到的极寒温度环境,例如:


二、科学标准与分类

国际制冷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Refrigeration, IIR)将低温划分为以下层级,其中“超低温”属于深度制冷范畴:

  1. 普冷(高于-50°C):常规冷冻、冷藏应用。
  2. 深冷(-50°C至-150°C):液化天然气、冷冻保存。
  3. 超低温(低于-150°C):液氧(-183°C)、液氮(-196°C)、液氢(-253°C)及超导研究环境。

    来源:国际制冷学会技术报告《低温工程术语标准》(Terminology for Low-Temperature Engineering)。


三、典型应用场景

超低温技术对现代科技具有关键支撑作用,主要应用于:

  1. 超导研究:如超导磁体需在液氦温度(-269°C)下运行,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RI)、粒子加速器。
  2. 航天推进:液氢/液氧作为火箭燃料,存储温度达-253°C/-183°C。
  3. 生物样本保存:细胞、组织在液氮(-196°C)中长期冷冻存活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学导论》第4章“超低温系统设计”。


四、权威定义补充

中国国家标准《GB/T 10606-2021 制冷术语》明确:

超低温(Ultra-low temperature):指低于-150°C的温度区域,需通过级联制冷或特殊工质实现。

来源: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9)发布文件。


“超低温”是描述极端寒冷状态的科学术语,其核心标准为低于-150°C,在能源、医疗、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定义与分类需依据国际或国家级标准文件以确保准确性。

网络扩展解释

超低温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超低温指远低于常规低温的温度状态。根据权威定义,物理学中将-263°C(约10K)作为超低温的上限值,这一温度对应液态空气的特定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绝对零度为-273.15°C(0K),而超低温通常指接近但未达到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区域。

二、温度范围划分

  1. 普冷与深冷区:

    • 普冷区:环境温度至120K(约-153°C),常见于日常制冷应用。
    • 深冷区:120K至绝对零度(-273.15°C),超低温属于此范围。
  2. 不同标准差异:
    部分资料将超低温定义为低于1K(-272.15°C),可能与实验条件或液态气体类型有关,但主流定义仍以-263°C为基准。

三、应用领域

  1. 科研与医疗:
    • 保存生物样本、疫苗、血液等(-60°C至-150°C)。
    • 用于材料低温性能测试(如金属处理、电子元件)。
  2. 工业技术:
    • 航天工程、低温恒温器制造等。

四、实现方式

通过氦低温恒温器或特殊制冷设备(如超低温冰箱)实现,后者可稳定维持-80°C至-196°C的环境。

五、注意事项

定义中提到的“液态空气温度”需结合压力条件理解,实际应用中需区分不同制冷介质(如液氮为-196°C)与目标温度的关系。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化工仪器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傲骨嶙嶙嗄哑把揽保健站迸伏鞭靮边餉秕缪鼊屿不实采拮叱辱獃头獃脑琱履东师短语耳力仿宋本繁条高山深涧公安体功人官司鼓楼故式汗法好合黑参横驰画地刻木昏曙伙同家老爷贾女私窥街头剧静青凯期开曙科式匡浪诳欺轹古邻比马王堆汉墓命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配戏慓锐莆田七字法冗贱弱敌山腰石泥守逻损人不利己钨錥忤怨细菌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