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指的意思、历指的详细解释
历指的解释
拶指。旧时一种酷刑。以绳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紧收。歷,通“ 櫪 ”。《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歷指,关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 蔡 有家难, 郭 为证佐,至受官刑,交臂歷指,口无二辞。”
词语分解
- 历的解释 历 (歷曆) ì 经过: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 经过了的:历程。历代。历史。历来。 遍、完全:历览。历数(?)。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 指的解释 指 ǐ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点明,告
专业解析
“历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是逐一指责、一一指摘。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本义:
- “历”有“逐个”、“一一遍及”的意思(如“历览”、“历数”)。
- “指”意为“指责”、“指摘”、“指出”。
- 因此,“历指”合起来表示将过失或错误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并进行指责或批评。强调批评的全面性和具体性,不遗漏。
-
引申/用法:
- 该词常带有一种严厉、不留情面地逐条批评的意味。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描述对某人过错、罪行或政策失误的系统性批评。
二、古籍例证
- 《汉书·王莽传下》: “莽大怒,免英官。后颇觉寤,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 (此段虽未直接出现“历指”,但班固在《汉书》中常用类似笔法描述对人物的批评。后世注疏或评论在分析王莽反复无常、用人失察时,可能会用“历指其过”来概括史家的批判态度)。
- 更贴合的语境描述: 在历史评论或古代公文中,常有“历指其罪”、“历指其失”、“历指其非”等用法,意为“逐一列举其罪行/过失/错误之处”。例如,弹劾奏章中可能会“历指”某官员的种种不法行为。
三、现代使用提示
在现代汉语中,“历指”一词已非常罕见,几乎不再使用。表达类似意思时,更常用:
- 逐一指责/指摘
- 一一列举罪状/过失
- 条分缕析地批评
- 罗列罪状
“历指”是一个古汉语动词,意为逐一地、一条一条地进行指责或指摘,强调批评的详尽和具体,通常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指陈过失、错误或罪行。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被更通俗的短语所取代。
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 (最权威的大型汉语语文辞典之一,收录古汉语词汇释义详尽)
- 《辞源》 (侧重探求古汉语词的古义、来源及演变)
- 《古代汉语词典》 (专门收录解释古代文献中常用字词)
- 古籍用例分析参考自《汉书》 (班固著,二十四史之一) 及相关史学评论。
网络扩展解释
“历指”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指古代一种夹手指的酷刑(又称“拶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刑罚形式:将五根小木棍用绳子穿连,套入受刑者的手指并用力收紧,通过挤压造成剧烈疼痛。
- 源自《庄子·天地》中“罪人交臂历指”,描述犯人受刑状态。
- “历”通“枥”(束缚、夹压之意),并非“历史”的“历”。
-
古籍记载:
- 《庄子》等文献提到该刑罚用于审讯逼供,常见于中国古代司法体系。
- 例句:“少女指证历历,指控继父……检方依妨害性自主罪起诉”,侧面反映刑罚的残酷性。
常见误解与辨析
- 错误联想:部分解释误将“历”理解为“历史”,但实际为通假字“枥”,与历史无关。
- 现代用法:该词已不常用,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描述古代刑罚。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字的其他含义(如历法、经历等),可参考来源-9中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莲暴抗膘壮别书菜殽沧瀛长浪陈咸之憾唓嗻驰思遐想翠眊稻饼盗声敌众我寡肥缺冯歌赋纳功能染料刮摩海绵城市皇告秸鞠金镑迥出踞守蝌篆磊砢脸急列岳笠冠蓑袂零工令令廪禄买告卖炉谩説闵茶悯恤墨场末伎磐磐赔送僻巷樵客戚恨祇令青鬟绮习软肥乳鹊散畅审视霜蕤丝绵随直素昧平生踢串外卦祥禽谐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