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碑学的意思、碑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碑学的解释

(1).研究考订碑刻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称碑版学。

(2).崇尚碑刻的书派,与“帖学”相对。 清 嘉庆 、 道光 以前,书法崇尚法帖,自 阮元 倡为南北书派论, 包世臣 继起提倡北碑,因之崇碑之风一时大盛。世并以碑学为北派,帖学为南派。参阅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碑学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学术与艺术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学术研究层面

指对碑刻的系统性考证与研究,属于金石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范围包括:

  1. 碑刻源流:追溯石刻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
  2. 体制与内容:分析碑刻的形制、文字内容及图案特征();
  3. 鉴定技术:辨别拓本真伪、考证碑刻年代及文字释读()。

二、书法艺术层面

指清代兴起的书法流派,与“帖学”相对立,强调对碑刻书风的崇尚。特点包括:

  1. 风格取向:推崇北朝碑刻的古拙、朴厚风格,区别于帖学的妍美流畅();
  2. 历史脉络:始于宋代,清嘉庆/道光年间经阮元《南北书派论》理论化,包世臣等人进一步推动形成流派();
  3. 代表书家:郑燮、邓石如等通过实践将碑刻刀意转化为笔墨语言()。

补充说明

碑学概念存在三种扩展解释:专指北碑、北碑兼含篆隶、北碑结合唐碑()。其兴起不仅改变了书法审美体系,还促进了文献学与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交叉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二

碑学

碑学是指研究和鉴赏碑刻的学问。它主要包括对碑刻的考古、史学和艺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部首和笔画

《说文解字》中将碑刻的字分为石和骨两类,石是指石碑,骨是指骨碑。碑刻的部首通常是石、日或彳。根据字的形状,碑学将其分为两类:横碑字和竖碑字。

来源

碑学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从周代开始,石碑记载文字的使用逐渐普遍起来,成为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碑刻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繁体

碑学在繁体字中写作「碑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碑刻的字通常比较简洁、工整。因为刻石比较困难,所以人们通常选择简洁的字形,以减少刻石的难度。

例句

他在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组词

碑石、碑文、碑记、碑帖、碑刻

近义词

碑艺、碑学术、碑文学

反义词

简学、简化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