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的意思、商务印书馆的详细解释
商务印书馆的解释
中国近现代出版业中历史最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夏瑞芳等创办于上海。初为印刷机构。1902年张元济进馆后,转向出版。出版各类教科书、儿童读物、工具书、期刊等。1954年总馆迁至北京,主要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和外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
词语分解
- 商务的解释 有关商业的事务商务代表详细解释商业上的事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总办为公司领袖,如不熟识商务,则不能知人善任。”
- 书馆的解释 .古代教授初学之所。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八岁出於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謫,或以书丑得鞭。 充 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新唐书·后妃传
专业解析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之一,其名称可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如下:
一、名称释义与历史地位
“商务印书馆”中,“商务”指商业事务,体现其创立初期以印刷商业簿记为主的定位;“印书馆”即印刷书籍的机构。1897年创立于上海,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摇篮”(来源:中文维基百科“商务印书馆”词条)。
二、辞书出版的核心贡献
作为汉语工具书权威出版方,其代表性成果包括:
- 《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汉语字典,首版于1953年,成为基础教育必备工具(来源:中国出版集团官网)。
- 《现代汉语词典》:首部规范现代汉语的词典(1978年初版),确立普通话词汇标准(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官网)。
- 《辞源》:中国第一部大型语文辞书(1915年),专注古汉语溯源,与《辞海》并称“中国辞书双璧”。
三、学术与文化影响力
除辞书外,商务印书馆系统译介西方学术经典,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涵盖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推动中西思想交流。其品牌标识“CP”(Commercial Press)在国际汉学界具有高辨识度。
四、权威认证与文化符号
2016年获“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十大文化品牌”,其商标被列入“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商务印书馆大楼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象征中国出版业的活态遗产(来源:国家文物局公开资料)。
注:部分资料来源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链,可检索“中国出版集团”“社科院语言所”官网或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获取权威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深远的出版机构。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其核心信息:
1.创立与发展历程
- 创立背景:1897年由夏瑞芳、鲍咸恩等人在上海创办,初期以印刷业务为主,后逐步转向出版领域。
- 关键转折:1902年张元济加入后,推动其成为现代出版机构,确立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宗旨,并编译教科书及学术著作。
2.历史地位与文化贡献
- “近代文化双子星”:与北京大学齐名,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两大标杆。
- 代表性出版物:
- 工具书:《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被称为“工具书王国”。
- 学术著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推动西学东渐与学术传播。
- 教育类图书:早期编印英文教材《华英初阶》,引领新式教育。
3.技术革新与行业影响
- 印刷技术先驱:率先采用纸型印刷(1900)、珂罗版(1907)、电镀铜版(1912)等先进技术,推动中国印刷业现代化。
- 规模与影响力:至20世纪30年代,已出版图书超8000种,涵盖教科书、期刊、古籍等多个领域,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历史劫难与精神传承
- 抗战时期:1932年遭日军轰炸,东方图书馆46万余册藏书被毁,但仍坚持“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的信念,持续出版。
- 机构变迁:1954年总馆迁至北京,现为国有重点出版单位,持续承担学术与文化传播使命。
5.当代定位
- 目前主要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社会科学著作及数字化产品,被誉为“学术出版重镇”。截至2025年,累计出版书刊超5万种,成为中国民族出版的标杆。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出版物目录,(邮票志号2017-4)及(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志百啄谤誉飙驭笔记爨下薪寸劲儿大理岩叠垛衫东嵎豆荚钝废飞云履付丙肤陋副神经鼓点子跪膜寒煖号噭曷尝簧诱悔悟江宁见事浇用解沮浸出金凿棘翳郡号君临科脚甲克罗米賫恨亮皮子寮房离殿鲁鱼陶阴麻腐袂裾拼客樵室箧笥入次杀定使臣房十六楼实证主义遡回檀心拖垮枉流望乌台完具温霁兀剌赤详语显默小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