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鞭草的意思、鞭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鞭草的解释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神农 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号 神农 也。”后因以“鞭草”为尝百草、知性味的典实。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 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 夏禹 刊木以除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鞭草”是一个具有典故色彩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一、典故来源

“鞭草”最早出自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一,记载神农氏“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即通过鞭打草药来辨识药性。这一传说成为后世“尝百草、知性味”的象征性典故,如唐代王勃在《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中引用此典,将神农鞭草与夏禹治水并列为救世之功。

二、核心词义

  1. 本义:指代神农氏辨识百草药性的行为,强调对植物特性的探索和掌握。
  2. 引申义:用于比喻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研究或广泛涉猎,如形容学者“鞭草之功”即指其博学广识的能力。

三、现代使用与争议

部分词典(如)提到“鞭草”被解释为“水边高大草木,比喻才能品德超群”,但此说法未见于多数权威古籍和主流文献,可能与方言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有关。建议在正式语境中优先采用与神农典故相关的释义。


“鞭草”主要承载着中华文化中神农尝百草的智慧象征,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深入溯源,可参考《搜神记》原文及唐代诗文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鞭草》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它的意思是指一种有鞭子般的草。拆分这个词汇可以得到"鞭"和"草"这两个部分。其中,"鞭"这个字的部首是"革",它的笔画数为14;而"草"这个字的部首是"艹",它的笔画数为6。 这个词汇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也就是繁体字。然而,对于《鞭草》这个词来说,并没有繁体字存在,因为它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所以在繁体字方面,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 作为一个词汇,它在句子中的使用也是非常普遍的。例如,一个例句可以是:"春天里,我喜欢看到田野上的鞭草随风摇摆。" 这句话中使用了"鞭草"来描述田野中那些具有鞭子般形状的草。 在组词方面,可以通过给"鞭草"加上不同的前缀或后缀来形成不同的词汇。例如:"长鞭草"表示某种长长的鞭子般形状的草。 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对于"鞭草"来说,可以考虑与它相关的其他植物词汇。例如,"藤蔓"可以作为近义词使用,因为它们都表示具有一定形状的植物。而"杂草"可以作为反义词使用,因为它们所指的植物性质不同。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