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尚书郎的意思、尚书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尚书郎的解释

官名。 东汉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魏 晋 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 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明 黎民表 《紫荆关》诗:“ 金城 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尚书郎是古代中国官职名称,起源于东汉时期,隶属于尚书台,主要负责中央文书处理与政务执行。该官职最初为尚书令的属官,至魏晋时期逐渐演变为重要的行政职位,常由士族或文学才能出众者担任,需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

从职责来看,尚书郎分为不同层级,包括侍郎、郎中、令史等,具体事务涉及起草诏令、审核地方奏章、管理文书档案等。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其职能要求“通晓经史,精于文翰”,是衔接皇帝与六部行政的核心角色。

历史上,尚书郎的选拔与晋升制度随朝代更迭而变化。例如,魏晋时期增设“殿中郎”等分支职务,隋唐后逐渐被六部官职取代。著名文学家李密曾在蜀汉任尚书郎,其《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即反映了这一职位的特殊性。

网络扩展解释

“尚书郎”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其含义和演变如下:

一、定义与起源

尚书郎是东汉时期设立的官职,隶属尚书台(后称尚书省),主要负责在皇帝身边处理政务。最初从孝廉中选拔有才能者担任,是中央行政体系的重要职位。

二、选拔与晋升路径

  1. 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
  2. 满一年:晋升为“尚书郎”;
  3. 满三年:再升为“侍郎”。
    • 魏晋后,尚书省分设各曹(部门),侍郎、郎中等官通称“尚书郎”。

三、职责与地位

四、历史演变

五、文学中的例子

《木兰诗》中“木兰不用尚书郎”一句,侧面反映该职位在南北朝时期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记载,若需完整文献考据,可参考《后汉书·百官志》或唐代官制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迹百笏班扇炳燿布冒不恤人言才疏学浅酬论春浅黜周王鲁措辞等因得饶人处且饶人底梁砥行发严俯窥皯霉觥饭不及壶飧灌米汤挂网谷旦鼓柂含孝呵谴河润泽及绞切嚼咽凈觉看桌旷工老鲫溜老腔掠楚六路猛憨明朝明喆密勿抛砖引玉片词只句破逐钱串穷野魌头染患融溢软碧沙鉢闪颤杉槁生致矢无虚发水下土疆土长根生问政乌焦巴弓乌龙球下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