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 东汉 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魏 晋 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可汗问所欲,‘ 木兰 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明 黎民表 《紫荆关》诗:“ 金城 谁献议,老作尚书郎。”
“尚书郎”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其含义和演变如下:
尚书郎是东汉时期设立的官职,隶属尚书台(后称尚书省),主要负责在皇帝身边处理政务。最初从孝廉中选拔有才能者担任,是中央行政体系的重要职位。
《木兰诗》中“木兰不用尚书郎”一句,侧面反映该职位在南北朝时期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历史阶段的记载,若需完整文献考据,可参考《后汉书·百官志》或唐代官制史料。
《尚书郎》是一个中文词汇,可以分解为“尚书”和“郎”两个部分。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在古代官员中担任尚书职务的侍从官员。
《尚书郎》的部首拆分是“尚”字的“立尸”部首和“郎”字的“邑”部首。《尚书郎》的总笔画数是11画。
《尚书郎》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制。尚书是古代官员中的一种职务,负责行文和文书的处理。而尚书郎则是尚书的侍从官员,负责辅助尚书处理文书事务。
《尚书郎》的繁体写法为「尚書郞」。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尚书郎》的古代写法也有一些变化。古代《尚书郎》的汉字写法可能是「尙書郞」。
1. 他的父亲是尚书郎,所以他从小就接触到政务文书。
2. 这位尚书郎文章写得非常出色,备受赞赏。
尚书、书郎、尚书令、国子监
书佐、书吏、文士
尚书郎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与其相关的职务中,尚书令可能是一种相对的反义词。
阿木林抃转诚质陈谢迟徊不决愁阴倒帐碟子都伯杜门面壁扼臂啮指恩沾二豫鹅掌楸访命封官许原锅帘嚎嚷黑韩王和戎进据久惯牢成积雪草拒闭狂叟苦雨朗抗朗烛兰桡懒拖拖腊序累载泪竹两面攻敛刃立时三刻飂泪买门钱曼陀蹑捕偏纪平道贫鬼剖冤跷腿起建齐首躯口让职闪赚水数制枢密使朔涂疏朴抒情诗唐菖蒲堂轴头足倒置显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