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朗烛的意思、朗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朗烛的解释

明烛。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赋》:“习习飞蚋,飘飘纤蝇……糜兰膏而无悔,赴朗烛而未惩。瞻前轨之既覆,忘改辙於后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朗烛"是由"朗"与"烛"组成的复合词。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释义体系,"朗"本义为月光明澈,《说文解字》释作"明也",引申指光线充足、声音清亮等意;"烛"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中既指火炬,又含"照亮、明察"的动词义项。二字连用构成偏正结构,字面可解作"明亮的烛光",常用于描述光照通明的场景。

该词在古籍中可见特殊用法,如清代《夜谭随录》中"朗烛高悬"的记载,指夜间用多支蜡烛营造的辉煌照明效果。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创作领域,如《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刊载的散文中,用"朗烛般的月光"构成通感修辞。需要注意的是,该词未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等常用工具书,属于边缘性文学词汇。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新华方言词典》(2018年修订版)指出,在晋方言区仍保留"朗烛"作动词的特殊用法,表示"仔细端详",如"让我朗烛朗烛这件古董",但这种用法具有地域局限性。

网络扩展解释

“朗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明烛”,即明亮的蜡烛或火炬。以下从词义分解、文学引用及用法扩展三方面详细解析:

  1. 词义分解

    • 朗:指光线充足、明亮(如“晴朗”“开朗”),亦可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如“朗诵”)。
    • 烛:本义为蜡烛或火炬,引申为“照亮”(如“烛照”)。部分现代语境中,“烛”也代指灯泡瓦数(如“50烛”即50瓦)。
  2. 文学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宋傅亮的《感物赋》:“糜兰膏而无悔,赴朗烛而未惩。”此句以“朗烛”比喻光明之物,暗含飞虫趋光而不知险的隐喻。

  3. 用法扩展
    现代使用较少,多用于文学或古风语境,强调“明亮的光源”或象征“指引方向的希望”。例如:“朗烛映夜,驱散迷惘。”

“朗烛”属古典词汇,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意象,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感物赋》原文以深入探究。

别人正在浏览...

阿门笔录並悉不乃藏拙操学成效沉醉炽殖醇固摧黜登心对外间接投资二哲发贱夫君高处钩逆官规爟燧故败归正守丘河阳钱后懊怀黄握白华爪浆液奸权简讼絜皋羁情计算中心极已老庚两栖缭祭厉疫秘而不露名册黏埴甯生怒恚僻错青鵽讫事人工喉赛具三五蟾光审观深圳特区耍嘴疏而不漏踏猛子陶范湍驶畏附文姝污俗霞彩纱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