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上人唱的民歌,如菱歌、棹歌之类。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结游童之 湘 吹,起榜妾之 江 歌。”
“江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含义,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基本含义
指江上人唱的民歌,如菱歌、棹歌等,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芙蓉赋》提到“结游童之湘吹,起榜妾之江歌”。
延伸意义
可比喻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妙声音,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核心由“江”(江河)和“歌”(歌声)组成,强调自然环境中的人文艺术表达。
“江歌”也指向2016年日本留学生遇害案中的受害者:
若需进一步区分,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文学语境中多为传统民歌含义,而社会新闻中通常指代案件当事人。
《江歌》一词可以指代以下几个含义:
1. 指江水中鱼儿鸟类鸣唱的声音。
2. 指江河水流激荡时发出的声音。
3. 指江河中漂流的木头碰撞发出的声音。
《江歌》的部首是“水”和“曲”,分别放在左边和右边。
它的总笔画数是14,其中“水”部3画,“曲”部11画。
《江歌》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描绘了江河水流的动态和生命的律动,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意象。
《江歌》的繁体字为「江歌」。
古代汉字对于《江歌》的写法多种多样,具体形态与古代字形的演变有关,在此不一一详述。
1. 秋风起,江上的鸟儿唱起了悠扬的江歌。
2. 闲庭信步,只听见耳边传来了远处江歌的声音。
3. 沿着江河漂流木流动的方向,听着木头碰撞发出的江歌,心情不禁平静下来。
1. 江河: 用来形容一条大的水流或河流。
2. 江面: 指江河的水面。
3. 江畔: 指江河两岸的地区。
1. 江声: 指江河水流发出的声音。
2. 江鸣: 指江河中鸟儿发出的鸣声。
寂静:指没有声音,宁静无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