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犊鼻的意思、晒犊鼻的详细解释
晒犊鼻的解释
指 晋 阮咸 于阴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 ( 阮咸 )、 步兵 居道南,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贫。七月七日,北 阮 盛晒衣,皆纱罗锦綺, 仲容 以竿挂大布犊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用为贫而豁达的典实。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明朝晒犊鼻,方信 阮郎 贫。”
词语分解
- 晒的解释 晒 (曬) à ,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晒图。冲晒。晾晒。 ,方言,置之不理,慢待:我让他晒在那儿。 ,晒,音译自英文(分享)。 笔画数:; 部首:日;
- 犊鼻的解释 .见“ 犊鼻褌 ”。.针灸穴位名。位于髌骨韧带内外侧各一横指凹陷处。
专业解析
“晒犊鼻”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性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
字面意思:
- 晒: 指在阳光下曝晒。
- 犊鼻: 即“犊鼻裈”(kūn),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短小、类似现代三角裤或短裤衩的下身服装,因形似小牛犊的鼻子而得名,是当时社会底层劳动者或贫寒之人的常见穿着。
- 合义: 字面上指将犊鼻裈拿出来晾晒。这通常描绘的是一种非常简朴、不拘小节,甚至略显粗放的生活状态。
-
引申义与典故来源:
“晒犊鼻”的深层含义和知名度主要来源于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家贫,与富商之女卓文君私奔后,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开了一家小酒肆谋生。
- 核心典故: 为了生计,卓文君亲自在店前当垆卖酒,而司马相如则穿着“犊鼻裈”,与雇工们一起在街市上洗涤酒器(或说在酒肆旁劳作)。这个场景中,司马相如身着“犊鼻裈”的形象尤为引人注目。
- 象征意义: 司马相如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名士,却穿着底层劳动者的短裤,公开从事被视为低贱的劳作,这种行为本身在当时是惊世骇俗、不拘礼法的。因此,“晒犊鼻”或“著犊鼻裈”逐渐演变成一个典故,用来形容:
- 安于贫贱: 甘于清贫的生活,不慕虚荣。
- 不拘小节/放达不羁: 行为举止洒脱,不受世俗礼法约束,率性而为。
- 名士风流: 带有一种名士特有的、特立独行的风度和气韵(尽管行为看似粗鄙)。
- 夫妻同甘共苦: 也常被用来比喻夫妻共同承担生活艰辛,感情深厚。
权威性参考来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迁著): 这是该典故最原始、最权威的出处。记载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在临邛“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的关键情节。(注:此处指代核心史实来源,具体链接指向如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的相关页面或权威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史记》原文)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 作为最权威的汉语工具书之一,其对“犊鼻裈”词条的解释会详细说明其形制、穿着者身份,并引用《史记》中司马相如的典故。(注:指代权威词典释义,具体链接指向如《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或相关权威词典网站)
- 历代文学作品引用: 该典故被后世文人广泛引用入诗、词、文、赋中,用以表达上述引申义。例如,苏轼等诗人的作品中曾化用此典。这些文学作品的收录集(如《苏轼全集》)也是理解该词汇文化内涵的重要参考。(注:指代该典故在文学传统中的流播与固化,具体链接指向相关权威文学总集或作家全集数据库)
“晒犊鼻”字面指晾晒一种短裤,但其核心含义源于司马相甘于贫贱、不拘礼法,身着犊鼻裈当街劳作的著名典故。它象征着安贫乐道、放达不羁的名士风度以及夫妻共患难的情谊,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富有意蕴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晒犊鼻”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汇,其含义与晋代名士阮咸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晒犊鼻(读音:shài dú bí)指晋代阮咸在农历七月七日挂晒犊鼻褌(短裤)的行为。该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后用来比喻贫穷却豁达不羁的处世态度。
典故背景:
- 晋代阮氏家族中,北阮(居住道北的族人)富裕,常在七月七日晒华贵衣物;而南阮(阮咸一脉)贫寒。阮咸故意用竹竿挂起粗布制成的犊鼻裤(类似短裤)晾晒,并自嘲“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为:虽不认同世俗,但姑且随大流)。
- 这一行为既是对富家炫耀的幽默回应,也体现了阮咸虽贫却不以为耻的洒脱性格。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七夕偶题》中化用此典:“明朝晒犊鼻,方信阮郎贫”,进一步将“晒犊鼻”固化为安贫乐道的象征。
核心意义:
该词常用于形容物质匮乏却精神自由、不拘小节的人物形象,强调超脱物质束缚的豁达心态。
别人正在浏览...
邦壤八镇倍至表姐妹表壮不如里壮兵船步趍策赠差失吃个虱子留只脚春秋绰约多姿大不了道德天尊地角涷泷泛滥成灾富奸隔母梗夺汞槽公允关公孤经絶句海潮韩公帕鸿晖欢乐鲸呿九畴诓设魁礧子亮晶晶林泉计吏胥里正论平木治南翔叵信曲琼衢肆桑土之谋森翳身败名隳授刑授玉耍青皮水浮子书脑姒妇台檄贴赠渟洄驼橐危机危在旦夕闲舒校别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