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异的意思、三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异的解释

指 汉 中牟 令 鲁恭 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后汉书·鲁恭传》:“﹝ 鲁恭 ﹞拜 中牟 令。 恭 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 安 。” 金 赵秉文 《中牟阳冰篆》诗:“ 中牟 三异今则四,断碑残缺 阳冰 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异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沉淀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古代官吏政绩卓异的代称 源于《后汉书·鲁恭传》记载,鲁恭任中牟令期间出现三大祥瑞异象:「虫不犯境」「化及鸟兽」「竖子有仁心」,后被视作官吏考核标准。北宋《太平御览》将此典故列为官员治理典范,特指「德政感天」的特殊政绩表现。

二、明代科举制度中的特殊现象 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明代科举存在「同姓同榜」「同籍同房」「同门同科」三种特殊巧合现象,合称「三异」。这类现象在明清笔记中多被作为科场奇闻记录,体现古代科举文化的独特观察视角。

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在《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修订版)中被标注为「历史专名」,属于汉语词汇体系中具有文化标记性的典故用语。

网络扩展解释

“三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源于历史典故,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东汉时期中牟县令鲁恭推行德政时出现的三种奇迹,后成为德政典范的代称。

二、典故出处

出自《后汉书·鲁恭传》:

  1. 蝗虫不入境:邻县蝗灾严重,但蝗虫始终未进入中牟县界。
  2. 德化及鸟兽:有孩童不捕待哺雏鸟,体现仁爱之风。
  3. 孩童怀仁心:路遇雉鸟,孩童因“雉方将雏”(母鸟正在育雏)而放弃捕捉。

三、引申意义

后世用“三异”泛指官员施行仁政取得的显著成效,如金代赵秉文诗句“中牟三异今则四”即化用此典。

四、现代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可引申表示事物在多个方面呈现显著差异或变化(此用法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提示:若需查看完整典故原文,可参考《后汉书》卷二十五或相关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榜运不过尔尔不敏吹葭酢酨大红袍德法點厾鹅管冰腹部复音词高等教育雇赁亥有二首六身号哨吼三喝四后验画眉举案骄抗即拜矜动吉人崛出君王砍脍空搆寇境列传理论家泠汰论味卢王履获蟒蛇迷关欧吐烹鲜丕祉前赴后继棋博攘袖软舞撒豆谷山遥水远圣裁渗沥诗言志水洁冰清私虑太夫人苔阶陶正体认推吐拖网徒跣误我勿已馅儿饼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