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苎翁的意思、桑苎翁的详细解释
桑苎翁的解释
唐 陆羽 的别号。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羽 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茶术尤著…… 羽 于江湖称 竟陵子 ,于南 越 称 桑苧翁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陆羽》:“﹝ 陆羽 ﹞自称 桑苧翁 ,又号 东岗子 。”
词语分解
- 桑的解释 桑 ā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姓。
专业解析
桑苎翁,是中国古代对特定人物的雅称,尤其特指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与文化内涵两方面理解:
一、 字面释义
- 桑: 指桑树,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叶可饲蚕,木材、果实等亦有用途。
- 苎: 指苎麻,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作物,其纤维用于织布。
- 翁: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也泛指年长者或德高望重者。
- 合义: 字面意思可理解为“种植桑树和苎麻的老翁”。这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对躬耕田园、从事农桑生产的老者的称谓,带有隐逸、自给自足、亲近自然的意味。
二、 特指与文化内涵
“桑苎翁”最为人所知和重要的含义,是唐代“茶圣”陆羽(733–804)的自号。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以及与其他文人交往中,常自称“桑苎翁”。
- 身份象征: 这个自号体现了陆羽淡泊名利、亲近自然、躬耕实践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虽精于茶道,名满天下,却选择隐居,研究茶学,与农桑为伴。号中的“桑”与“苎”代表了他所重视的农业生产和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 。
- 与茶学的关联: 陆羽选择此号,并非偶然。桑、苎虽是纺织原料,但其种植与茶叶种植同属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范畴,且都需要精耕细作。这个号反映了他扎根土地、从实践中求真知的治学精神,这正是他能够写出旷世巨著《茶经》的基础 。
- 文化符号: 因此,“桑苎翁”超越了其字面意思,成为了陆羽的专属代称,象征着隐逸高洁、精研技艺(尤其是茶道)、躬耕实践、淡泊名利的文人精神与生活哲学。后世提及“桑苎翁”,几乎等同于指代陆羽本人及其代表的茶文化精神。
“桑苎翁”一词,在汉语词典中,其基本义指种植桑麻的老农。但在历史文化语境中,它特指唐代茶圣陆羽的自号,承载了陆羽隐逸田园、精研茶学、躬耕实践、淡泊名利的人生志趣和精神境界,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名号。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97). 汉语大词典 (Vol. 4, p. 101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释义基础)
- 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2000). 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 (p. 438). 上海辞书出版社. (陆羽生平与自号)
- 华夫. (1998).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 (下卷, p. 1687). 济南出版社. (名物与文化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桑苎翁”是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的别号,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有明确记载()。具体含义如下:
-
词源与人物背景
该称号出自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其中提到陆羽在江湖自称“竟陵子”,在南越(今广东一带)则称“桑苎翁”。陆羽因撰写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而被尊为“茶圣”。
-
字义解析
- 桑:指桑树,象征农耕文化。
- 苎:即苎麻,古代用于纺织,可能与陆羽倡导的茶文化中自然、质朴的意象相关。
- 翁:对年长者的尊称,体现其学识与地位。
-
延伸解释争议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到该词比喻“固执守旧之人”,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方言或后世引申义混淆,需谨慎采用()。
“桑苎翁”主要指陆羽的别号,用于历史文献或茶文化相关语境。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国史补》或陆羽传记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物标船趁风转帆吃不透冲疲出于意表祠官叨尘打小尖點鬼簿恩福发轨繁阜覆本骭毛钩刀狗咬吕洞宾狗仗人势挂钩归束国学鸿轩凤翥喉急黄龙牌胡笛降节金符机士究真儿急弯君上阔情勒戒廉访使亮察炼句涟猗瞭眊离恨天历历如绘明宫迷踪艺哪些牛头阿旁鹏抟鹢退屏归棋错一着,满盘皆输齐衡轻貂情佚荣瘁散步失德授职惟贤霜匏摅畧司马牛之叹碎密頽如胁不沾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