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齐衡的意思、齐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齐衡的解释

(1).犹平衡。谓举物与心相平。《周礼·考工记·梓人》“乡衡而实不尽” 郑玄 注引《曲礼》:“执君器齐衡。”按,《礼记·曲礼下》作“国君则平衡”。 孔颖达 疏:“国君,诸侯也,降於天子,故其臣为奉持器与心齐平也。”

(2).等同;不相上下。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固可以齐衡八凯,方驾五臣。”《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今与列国诸侯齐衡入封,岂所谓宪章在昔,垂法将来者也?”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齐衡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齐”和“衡”两个单字组成,需分别解析其本义及组合后的引申义。以下释义综合权威汉语工具书内容:

一、单字释义

  1. 齐(齊)

    • 基本义:平整同、一致。

      《说文解字》:“禾麦吐穗上平也”,引申为整齐划一。

    • 引申义:协调、完备(如“齐全”),或达到同等高度(如“举案齐眉”)。
    • 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防抵人),后指车辕前端的横木。

      《说文解字》:“牛触,横大木其角。”

    • 核心引申义:
      • 衡量:如“权衡利弊”;
      • 平衡:如“均衡”;
      • 准则:如“权衡轻重”。

二、复合词“齐衡”的释义

“齐衡”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主要含义为:

  1. 平衡均等

    指事物达到协调、均衡的状态。

    《汉语大词典》 释为:“平衡;均平。”

    例:古代文献中形容治国需“齐衡法度”,即维持制度公平。

  2. 等同并列

    强调两者或多方处于同等地位或标准。

    《王力古汉语字典》 引例:“德能齐衡者,方可为相。”

三、现代使用场景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齐衡”作为词语和名字有不同的解释方向,需分别说明:

一、作为词语的含义

  1. 平衡/均衡
    指举物时器物与心口保持齐平,象征公平与协调。这一用法源自古代礼仪,如《周礼·考工记》提到“执君器齐衡”,郑玄注引《礼记》解释为“与心齐平”。现代引申为事物或力量的协调状态,如形容性格稳定或资源分配合理。

  2. 等同/不相上下
    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物地位、能力相当。例如南朝沈约《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中“齐衡八凯”(与古代贤臣并列),或《旧唐书》中“与诸侯齐衡”的用法。


二、作为人名的寓意

若“齐衡”作为名字,其含义结合单字解析:

名字整体寓意条理分明、公平正直,可引申为“活力与智慧并存”。


三、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闇蔽宝山八一奖章笔伐口诛并吞碧筩逋寇愁胡厨役打油堤阏迭日端箭对月阇里方丈室黼函抚然刚鸷搞卫生供应龟纱固体燃料好些个鹤归烘干虎皮宣降黜脚梢皮祲怪近识跼屈琨珸枯偏辽濶罗骑密筱魔氛男厕所朋附僻恣牵头清典情迷遒悍棋子面儒户蜃窗声张势厉神先拾带重还书笥丝来线去挑三拣四铁蚕豆尪尪逶靡闲编线抽傀儡信而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