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盛衰。 宋 苏轼 《和三舍人省上》:“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耗矣哀哉,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其下焉者,唯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
“荣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盛衰,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兴盛与衰败交替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苏轼《和三舍人省上》
“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 通过“荣瘁”表达世事无常、盛衰难料的哲理。
梁启超《论国家思想》
“其下焉者,唯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
➠ 批评当时国人仅关注个人或家族的兴衰,缺乏国家意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苏轼、梁启超的相关著作,或查阅古典文学词典。
荣瘁(róng cuì)是一个汉字词语,含有荣誉和灾祸的意思。它由“荣”和“瘁”两个字组成。
荣的部首是艹,总共有十三个笔画;瘁的部首是疒,总共有十一个笔画。
荣瘁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道问》:“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凡事倍功者,力可胜任而少,则必困瘁焉;心费力决而尽,则知所之止,而论其大体矣。”该词意指追求荣誉和功绩所带来的困劳和疲惫。
荣瘁的繁体形式是榮瘁。
根据古代的汉字书法,荣瘁可以以古篆体写作“晴瘁”。在隶书中,荣瘁写作“晴瘁”两字。在楷书中,荣瘁变为现在所用的“荣瘁”。
1. 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荣瘁。
2. 在奋斗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遭遇临时的荣瘁。
荣光、瘁累、荣耀、瘁劳。
劳苦、疲惫、困倦。
休闲、悠闲、轻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