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的意思、缔约的详细解释
缔约的解释
[conclude (sign) a treaty] 缔结、订立条约
缔约国
详细解释
订立盟约。《新唐书·张孝忠传》:“ 孝忠 重德 滔 ,为子 茂和 聘其女,缔约益坚。”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狭斜抛心缔约,輒神游於 亚猛 、 亨利 之间。”
词语分解
- 缔的解释 缔 (締) ì 结合,订立:缔交。缔约。缔姻。缔盟。 创立:缔构。缔造。缔结。 禁止,约束:取缔。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约的解释 约 (約) ē 绳子。 拘束,限制: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约。条约。契约。 事先说定:约见。约会。 邀请:约请。约集。 节俭:节约。俭约。 简要,简单:由博返约。简约
网络扩展解释
“缔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ì yuē,其核心含义是缔结或订立条约、盟约。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与出处
-
基本定义
指双方或多方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具有约束力的书面或口头约定。例如:“缔约国需遵守共同签署的条款。”
-
词源与古籍引用
出自《新唐书·张孝忠传》:“孝忠重德滔,为子茂和聘其女,缔约益坚。”。古文中“缔”意为“结不解”(《说文解字》),强调牢固的联结关系。
二、法律领域的应用
-
民法中的缔约责任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若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如恶意磋商、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对方损失,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例如:提供虚假商业信息需赔偿对方信赖利益损失。
-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仅对缔约方有约束力。
三、国际条约与多语言表达
-
国际法场景
用于描述国家间签订公约或协议,如“缔约国需履行条约义务”。英语译为conclude/sign a treaty,法语为conclure un traité。
-
反义词与关联词
反义词为“解约”“废约”,近义词包括“缔结”“订立”。
四、例句补充
- 古文例:贾谊《过秦论》中“合从缔交”。
- 现代例:“缔约双方应遵守保密条款”()。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释义、法律解释及国际应用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法律条款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民法典》或《新唐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缔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达成协议或合约。它的拆分部首是“纟”和“言”,其中“纟”表示与纺织相关的事物,而“言”表示言语或语言。根据笔画顺序,它的组成部分分别有3画和7画。
《缔约》一词源自于汉语,没有繁体字形。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与现代写法一样,它的构成部分仍然是“纟”和“言”。
下面是一个关于《缔约》的例句:
- 双方通过谈判,成功地缔约合作。
《缔约》的一些组词包括:
- 缔结:意指达成合约或协议。
- 缔造:表示创造或建立某物。
- 缔盟:指两个或多个组织间达成联盟协议。
与《缔约》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结约:表示双方签署合约或协议。
- 签约:指通过签署合同或条约来达成协议。
与《缔约》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解约:表示取消或终止原有合约。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