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相斫书的意思、相斫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相斫书的解释

(1).记载战争的史书。多指《左传》《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豢 又尝从问《左氏传》, 禧 ( 隗禧 )答曰:‘……《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 梁启超 《中国史学萃·中国史界革命案》:“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絶后之一大相斫书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先前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是‘独6*夫的家谱’一类的话,便以为诚然。”

(2).指讲论兵法的书。 宋 陆游 《对酒》诗:“ 孙 吴 相斫书,了解亦何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相斫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相斫书是汉语史学术语,特指以战争征伐为主要记载内容的古代历史文献。该词源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称《左传》为"相斫书",后演变为对侧重军事斗争史书的代称。

一、词源考据 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左氏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此处指《左传》因多记诸侯征伐之事而被视为"相互砍杀之书"。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进一步指出这类史书"载战攻之迹详矣",成为后世对战争史书的典型指称。

二、核心定义 《汉语大词典》界定为"记载相互攻伐之书",强调其内容聚焦于军事冲突与政权更迭。这类文献在体例上多采用编年叙事,如《左传》"以事系日,以日系月"的战争记录模式,成为研究先秦军事史的重要材料。

三、史学价值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相斫书记载虽侧重征伐,但完整保存了古代列国政治生态与军事制度。吕思勉《中国通史》特别强调《左传》"虽称相斫,实则包罗万象",其战争记载中蕴含礼仪制度、外交辞令等珍贵史料。

四、现代诠释 中华书局《史记》校勘本附录指出,相斫书概念在当代史学中已突破字面含义,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矛盾的重要切入点。如《资治通鉴》中"凡用兵之法"的记载,既延续了相斫传统,又系统总结了军事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相斫书”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记载战争的史书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三国学者隗禧评价《左传》为“直相斫书耳”,认为其内容多聚焦于诸侯间的征伐攻战,缺乏深层思想。据统计,《左传》中记载侵略事件58处、攻伐事件213处,故被后人以此代称。

  2. 指代兵法或军事策略类书籍
    宋代陆游在《对酒》诗中提到“孙吴相斫书”,即以“相斫书”借指孙武、吴起等兵家的军事著作。

补充说明
“斫”意为砍杀,“相斫”即互相攻伐。该词隐含对史书过度聚焦战争的批评,如隗禧认为《左传》缺乏对礼制、伦理等内容的深入探讨。需注意,部分现代解释将其归类为成语(如),但传统文献中更倾向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评价用语。

别人正在浏览...

拜上编掜禀谢波幅孛罗不臧成家立计程君迟局丑正餤饼撢子彫鈲斗别气短处飞鸿风宇皋契耿絜狗鼠观念形态官气官院鼓牀孤蓬函列和民横行逆施和戎合志画地作狱蝗灾贱卖揭竿禁害俊慧剧暑闿怿乐讬乐苑廉退麻缠配主侨僦岨峿然则商均山锐则不高甚好视察世谈帑银踏藕体状通融铜觜屠僇萎萎衰衰稳稳当当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