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记载战争的史书。多指《左传》。《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豢 又尝从问《左氏传》, 禧 ( 隗禧 )答曰:‘……《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 梁启超 《中国史学萃·中国史界革命案》:“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球上空前絶后之一大相斫书也。”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先前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是‘独6*夫的家谱’一类的话,便以为诚然。”
(2).指讲论兵法的书。 宋 陆游 《对酒》诗:“ 孙 吴 相斫书,了解亦何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相斫书汉语 快速查询。
“相斫书”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记载战争的史书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三国学者隗禧评价《左传》为“直相斫书耳”,认为其内容多聚焦于诸侯间的征伐攻战,缺乏深层思想。据统计,《左传》中记载侵略事件58处、攻伐事件213处,故被后人以此代称。
指代兵法或军事策略类书籍
宋代陆游在《对酒》诗中提到“孙吴相斫书”,即以“相斫书”借指孙武、吴起等兵家的军事著作。
补充说明
“斫”意为砍杀,“相斫”即互相攻伐。该词隐含对史书过度聚焦战争的批评,如隗禧认为《左传》缺乏对礼制、伦理等内容的深入探讨。需注意,部分现代解释将其归类为成语(如),但传统文献中更倾向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评价用语。
《相斫书》是一本古代汉字字典,用于解释汉字的意义和拆分汉字的部首和笔画。它是中国古代辞书的一种。
《相斫书》通过拆分汉字的部首和笔画来解析字义。部首是汉字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而笔画则是书写汉字时的笔画顺序和结构。
《相斫书》最早由清代学者袁枚编写,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出版。该书是袁枚对先秦、汉代等古代字典的整理和删减,增加了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在繁体字中,《相斫书》的写法为《相斫書》。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相斫书》在古时候常写作《相袲書》或《相袲书》,这是因为当时的书法和字形有所差异。
这是一些使用《相斫书》中字义的例句:
1. 他通过《相斫书》查阅,确认了这个字的正确部首和笔画。
2. 学习《相斫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字的含义。
组词:相同、斫书、斫字。
近义词:字典、词典、字义解释。
反义词:不解字、不懂字义。
昂霄畚局表姐伯忽灿艳长矛産家大器宸轩搊弹家酬直澹灔登缘涤塲凡儿放资翻觔斗番经厂敢勇当先拱嘿宫筵害杀咳声叹气鹤寒红绿帖怀耻荒旱韹韹黄槿将养剑器家物揭不开锅捔力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峻伟郡主抗税辽豕白头礼生靡冗盘川配电系统培壅辟面破军曝腮寝息呿嗋三时殿沙房煽扬沈鄣实理天廷鳀瀛推扳推垛子帏次文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