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悔醒悟。《韩诗外传》卷十:“今皇天降灾於藏臺,是君之福也,而不自知变悟,亦恐君之为邻国笑矣。”
“变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思想转变的觉悟
“变”指改变、转变,“悟”指觉悟、领悟。作为成语使用时,它描述人的思想逐渐转变,最终认识到问题本质的过程,常用于学习、成长等场景。例如:“经历挫折后,他终于变悟,理解了努力的重要性。”
改悔与醒悟
部分词典将其解释为“改悔醒悟”,即从错误中觉醒并修正行为。例如《韩诗外传》中的典故:“君不自知变悟,恐为邻国笑。”
若需更详细典故或例句,可参考《韩诗外传》或现代汉语词典。
《变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觉醒而改变。用来形容人经历某种事情或得到某种启示后,突然开悟并改变了原来的观念或态度。
《变悟》由两个汉字组成:
1. "变",拆分部首是“⼦”,总部首是“亻”。它的五笔编码是20000,总笔画数是9。
2. "悟",拆分部首是"忄",总部首是"心"。它的五笔编码是44031,总笔画数是10。
《变悟》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春日杂录》中,形容人经过某种经历或思考后,忽然觉悟。在繁体字中,"变"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而"悟"的写法是「悟」。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对于《变悟》这个词,古人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变” 可以写作“變”或“辯”,“悟” 可以写作“悟”或“悮”。
1. 他经历了一次失败后,竟然变悟了人生的真谛。
2. 老师用一个寓言故事帮助学生变悟了知识的重要性。
1. 变化:指某事物或人在时间或空间上发生的变动。
2. 觉悟:指人在对事物认识上扩展或提高,有所觉悟。
1. 醒悟:表示从梦幻、无知状态中恢复到清醒和明白的状态。
2. 开悟:表示悟道、悟真理。
1. 迷悟:表示困惑不清,没有觉悟。
2. 不变:表示没有发生变化,保持原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