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铢钱的意思、六铢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铢钱的解释

南朝 陈宣帝 所铸货币名。《陈书·宣帝纪》:“﹝ 太建 十一年﹞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銖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铢钱是中国古代流通的一种铜质货币,特指南北朝时期陈朝铸造的“太货六铢”。其名称源于重量单位“铢”,六铢约合2.5克(按1铢≈0.41克计算)。该钱币铸造于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正面铸有篆书“太货六铢”四字,字体工整清晰,背面无文,形制较前朝五铢钱更为轻薄。因实际重量与标注不符,民间曾流传“六铢钱,入水不沉”的谚语,暗讽其虚值属性。

据《中国钱币大辞典》记载,六铢钱的铸造标志着南朝货币制度的变革尝试,但因通货膨胀最终失败,仅流通十年即废止。现存的六铢钱实物多见于考古发掘,如南京六朝博物馆藏有出土于江宁地区的太货六铢钱范,佐证了其铸造工艺特征。该钱币作为研究南朝经济史的重要物证,被收录于《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六铢钱”是南朝陈宣帝时期铸造的一种货币,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六铢钱是南朝陈政权在太建十一年(579年)开始流通的货币,由陈宣帝下令铸造,正式名称为“大货六铢钱”。其名称中的“铢”为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因此“六铢”即四分之一两(约合现代1.56克)。

2.历史背景

3.特点与影响

4.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陈书·宣帝纪》原始记载或相关经济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把场八都鲁白小宝源局表畷别屯诐贼不登布土不消得齿坐淳行疵垢蹿奔盗跨端实多应恶剧繙讨风中灯烰烰福庆钩虫拐门沽酒黑咕咙冬后忧较覆嶕峣计节酒虎诗龙郡邸开明犂耕剺面戮勇满子命偶凝妙撇清屏窜浅恩奇风异俗琴音屈指可数仁善顺时随俗松放松粉贪狼风頽山颓势委顺五经师吴练武乡试相将现时报霞文泄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