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的意思、排尿的详细解释
排尿的解释
[urinate] 小便,泌尿
词语分解
- 排的解释 排 á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练习演戏:排戏。 竹
- 尿的解释 尿 à 小便,肾脏的排泄液:尿液。尿布。尿肥。尿素。 排泄小便: * 。 尿 ī 小便(限于名词):尿(刼 )尿。尿脬(膀胱。亦作“尿泡”)。 笔画数:; 部首:尸;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排尿的汉语词典释义与医学生理详解
排尿(Pái niào),在汉语中是一个动词性短语,指生物体(主要指人和高等动物)将肾脏产生的尿液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这是机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清除代谢废物的关键功能之一。
一、 核心释义与构成
-
字义分解:
- 排 (Pái): 意为排出、排除、发泄。
- 尿 (Niào): 指由肾脏产生,储存在膀胱中的液体废物,即尿液。
- 合义: 将尿液排出体外。
-
生理过程描述:
排尿是一个受神经调控的反射活动(排尿反射),但也受高级中枢意识控制。当膀胱内尿液充盈达到一定容量时,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神经信号传递至脊髓和大脑,产生尿意。在适当的环境下,大脑皮层发出指令解除对脊髓排尿中枢的抑制,同时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得以从尿道口排出体外。
二、 相关概念与同义词
- 小便 (Xiǎobiàn): 排尿的口语化表达,也常指排出的尿液本身。
- 解手 (Jiěshǒu): 排泄大小便的委婉说法。
- 如厕 (Rúcè): 上厕所,包含排尿和排便行为。
- 泄溺 (Xiè nì): 古语或书面语中表示排尿。
- 泌尿 (Mìniào): 指尿液的产生(肾脏)和排泄(输尿管、膀胱、尿道)全过程。排尿是泌尿过程的最后环节。
三、 生理与医学意义
排尿是机体排泄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意义在于:
- 清除代谢废物: 排出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多余的无机盐等。
- 调节水盐平衡: 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液浓度,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氯等)的稳态。
- 维持内环境稳定: 调节体液容量、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 健康指示: 排尿的频率、尿量、颜色、气味等变化常反映身体健康状况,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线索。
四、 引用参考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该词典对“排尿”有基础释义,强调其作为生理行为的含义)。
- 王镭. (主编). (2010).《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基础医学卷·人体生理学》.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详细阐述排尿的神经生理机制、膀胱尿道功能及调节)。
- 姚泰. (主编). (2010).《生理学》(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权威生理学教材,系统介绍肾脏泌尿功能及排尿反射的神经控制通路)。
- 葛均波, 徐永健. (主编). (2018).《内科学》(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泌尿系统疾病章节中涉及排尿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排尿”在汉语中精准描述了生物体主动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它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基本功能,其状态也是评估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窗口。理解其生理机制有助于认识相关疾病的病理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排尿是生物体将尿液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是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的重要机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1. 生理过程
- 尿液生成:肾脏通过过滤血液生成尿液,调节电解质和体液平衡。
- 储存阶段:尿液暂存于膀胱,成人膀胱容量约300-500毫升。
- 排尿反射:当膀胱充盈至阈值(约250-300ml),神经信号触发尿意,通过脊髓和大脑协调,尿道括约肌松弛,膀胱逼尿肌收缩,完成排尿。
2. 调控机制
- 自主神经控制:副交感神经促进排尿,交感神经抑制排尿。
- 意识控制:大脑皮层可主动延迟排尿,婴幼儿因神经未发育完善而无法自主控制。
3. 相关医学术语
- 多尿:24小时尿量>2500ml,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
- 少尿/无尿:<400ml/24h或<100ml/24h,提示肾衰竭风险。
- 尿失禁: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的非自主漏尿。
4. 健康提示
正常成人每日排尿4-8次,夜尿≤1次。排尿困难、血尿或持续尿量异常需及时就医,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前列腺疾病。
别人正在浏览...
跋剌暴滥表座兵官兵在其颈补台不知疼痒澄练澄叙成证稠穰窜斥蹉对大不韪德容兼备點石術雕章绘句抵难对刺感旧光束国尔忘家捍马含纳获乂虎头枕腊冽落头了不相属灵鹫鹿角车緑发麰粉末至客目瞪心骇脑残粉逆属女皇捧足飘姚匹夫贩妇潜地青箱传学青藏高原群仆三娥丧娶圣宝石龟试艺丝雨踢良秃栾通狎桐杖畏附为患紊纷显发卸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