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含德的意思、含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含德的解释

(1).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曾运乾 正读:“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

(2).怀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经训》:“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説,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於道;亲己之切,无重於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含德”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核心含义,综合古籍及文献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隐匿意旨,秘不宣旨
    源自《尚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此义指隐藏真实意图或主张,不对外公开。曾运乾在注解中强调“汝自匿厥指也”,即主动收敛个人主张。

  2. 怀藏道德,修养品德
    出自《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形容内在道德深厚,如同婴儿般纯粹。后引申为君子在乱世中坚守德行,如《淮南子》所述“含德怀道,钳口寝说”,强调以静默守护道德。


二、延伸与比喻


词源补充

“德”本义为“登高”,后演变为道德概念(《说文解字》),而“含”有包容、内藏之意,二者结合凸显道德的内化特质。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古籍用例或哲学背景,可参考《老子》《尚书》原文及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含德

含德是一个表示具备德行的意思的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行被视为高尚的品质,包括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道德操守等方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含德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心。含德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含德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意思是指好德行的人,与好色的人不同。

繁体字

含德的繁体字为 "含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含德这个词来说,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的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是一个品德良好、含德的人。

2.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传承含德的传统。

组词

以 "德" 为字根的其他组词包括:德行、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品德、德艺双馨等。

近义词

与含德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具有德行、道德才能、德高望重等。

反义词

与含德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品行不良、道德败坏、失德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