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瞿唐峡的意思、瞿唐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瞿唐峡的解释

亦作“ 瞿塘峡 ”。峡名。为 长江 三峡 之首。也称 夔峡 。西起 四川省 奉节县 白帝城 ,东至 巫山 大溪 。两岸悬崖壁立,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 西蜀 门户。峡口有 夔门 和 滟滪堆 。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 瞿唐峡 口 曲江 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发 大谿 口,入 瞿唐峡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渊鉴类函》卷二五引《潜确类书》:“ 瞿塘峡 在 夔州府 城东,旧名西 陵峡 ,两岸对峙,中贯一 江 , 灔澦堆 当其口,乃 三峡 之门。”亦省称“ 瞿唐 ”、“ 瞿塘 ”。 唐 杜甫 《引水》诗:“月峡 瞿唐 云作顶,乱石峥嶸俗无井。” 唐 刘禹锡 《竹枝词》:“ 瞿唐 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唐 李白 《荆州歌》:“ 白帝城 边足风波, 瞿塘 五月谁敢过?” 前蜀 牛峤 《菩萨蛮》词:“风流今古隔,虚作 瞿塘 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瞿唐峡,亦作“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首,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该名称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江水东经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其间三十里,颓岩倚木,厥势殆交”,其中“广溪峡”即为瞿唐峡的古称。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瞿”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鹰隼之视”,引申为“险峻陡峭”之意;“塘”通“唐”,在《尔雅·释地》中指“堤岸”或“水边高地”,二字组合精准概括了该峡谷“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地貌特征。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夔州三峡,谓西峡、巫峡、归峡,唯瞿塘峡最为险峻”,印证其作为“川江咽喉”的战略地位。

峡内著名景观夔门,因两岸赤甲山、白盐山对峙如门而得名,其地质构造可追溯至七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清代《读史方舆纪要》特别强调“夔门天下雄”的军事价值,历代在此设置铁锁关、孟良梯等防御工事。唐代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千古绝句,更使瞿唐峡成为中华山水文化的重要意象载体。

2005年三峡大坝蓄水后,瞿唐峡水位上升使江面拓宽至800米,但主要景观仍保持完整。现存历代摩崖石刻13处,其中南宋《皇宋中兴圣德颂》碑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长江航运史提供重要实物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瞿唐峡(又称瞿塘峡、夔峡)是长江三峡之首,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瞿唐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全长约8公里。作为长江三峡中最短、最窄的峡谷,峡内江面宽度仅100-200米,最窄处不足50米。

二、名称由来 “瞿唐”一词源自《乐府解题》,“瞿”意为“盛”,“唐”指“陂池”,合指峡谷内江水汇聚、通航的特点。因古代属夔州管辖,故亦称“夔峡”。

三、自然特征

  1. 地势险峻:两岸为石灰岩断崖,海拔1000-1500米,形成“夔门天下雄”的奇观。
  2. 水文特征:峡口有著名险滩滟滪堆(今已炸除),江流速度达每秒7米,呈现“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磅礴气势。

四、历史与文化价值 • 唐代杜甫诗句“瞿唐峡口曲江头”、宋代陆游《入蜀记》均记载其险要。 • 现存白帝城、古栈道、粉壁墙题刻等遗迹,2022年升级为5A级景区。

五、地质构造 位于川鄂湘黔隆褶带、大巴山拗褶带和川东褶皱带交汇处,以褶皱背斜山体为主,受长江切割形成深切峡谷地貌。

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重庆市文旅局或国家5A景区名录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鸥保林冰竞不贤不知丁董擦扛茶笋陈榻尺蹏撮算帝纲动人发瘕贩肆法义吠雪革革贡椾归程鬼判豪纤华不再扬寰甸灰灺脚凳近周迥巧客嘲坑蒙狂蔽连峰龙碛轮胎厖澒蛮荒冒制眉舒目展免除奈何天暖国鞶囊潜目青釉料屈紒区夏瑞光山市盛多神媒神民手癣随文释义踏心怗怗竦竦顽皮贼骨违夺温柔敦厚蟱霞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