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釉料的意思、青釉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釉料的解释

见“ 青料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釉料是传统陶瓷工艺中用于施釉的特定矿物原料,主要成分为含铁化合物(如氧化亚铁)与石英、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其名称源于烧制后呈现青绿色调的特征,这种呈色机理源于铁元素在还原焰烧造条件下产生的化学显色反应。根据《中国陶瓷工艺大辞典》记载,青釉料在高温(约1200-1300℃)熔融后形成玻璃质表层,具有增强胎体致密度和装饰效果的双重功能。

从材料学角度分析,优质青釉料需满足特定化学配比,宋代龙泉窑使用的"梅子青"釉料即含有1.5-2.5%的氧化铁成分,并需精确控制氧化钙与氧化钾的比例以调节釉面流动性。故宫博物院陶瓷研究所的检测数据显示,典型青釉料配方通常包含:石英45-55%、长石20-30%、瓷石10-15%、氧化铁1-3%,并含有微量钴元素辅助呈色。

在历史发展脉络中,青釉料技术经历了从商周原始青瓷到唐代秘色瓷的演变过程。唐代陆羽《茶经》特别指出"越州瓷青而茶色绿",印证了当时青釉料烧制技术已能稳定控制釉色。现代考古发现表明,景德镇元代窑址出土的青釉料标本仍保持SiO₂ 68.2%、Al₂O₃ 17.5%、Fe₂O₃ 2.8%的典型成分构成。

网络扩展解释

“青釉料”是传统瓷器制作中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总结如下:

一、基本定义

“青釉料”又称“青料”,是一种涂覆在瓷器坯体表面的青色涂料,主要用于传统青釉瓷器的制作。该词在《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已有记载。

二、成分与特性

  1. 主要成分:含氧化钴、二氧化锰等矿物质,如“无名异”(一种复矿)是重要原料。
  2. 颜色表现:青色并非单一色调,可能呈现青绿、灰绿或靛蓝等效果,具体取决于金属元素含量及烧制工艺。

三、历史应用

明代文献记载,青釉料多用于非纯色瓷器(如碎器、褐色杯等除外),且在三国时期已出现胎釉结合紧密、色泽清澈的青釉瓷器。

补充说明

“青釉料”与“青釉”概念相关但不完全相同:青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而青釉料特指含钴、锰的青色涂料。两者均为中国古代瓷器主流工艺的组成部分。

(注:部分历史细节参考了《天工开物》等古籍记载及现代矿物学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蚕工承意翠绕珠围村筋挡口单军打扇登科甲點存旛麾泛舟飞翔蜂出泉流风海风前烛趺迹工爵孤坟海青鸿垆华辞蚧搔惊救笄岁涓报颶潮絶顶军团浚湍廉价驎骥律赋駡讥门单孟浪谋略偏军辟置器爱强不知以为知栖钓寝陋绻慕撒拉删补沙塞子声势熏灼识达食三筮氏饰说四圣溯游踏踘铜阬颓甍外妻详恕枭贼稀里光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