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言绝句的省称。
“七絶”是“七言绝句”的简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严格的格律诗形式,其核心特点如下:
基本结构
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字。属于绝句的一种,与五言绝句(五绝)并列,但字数更多,表达空间更广。
格律要求
创作与用途
七绝短小精悍,适合抒情、写景或即兴创作。例如《滁州西涧》《早发白帝城》等名篇均以七绝形式写成。历史上诗人常通过七绝表达瞬间感悟或浓缩的意境。
经典示例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句二十八字,押平声韵,平仄严谨,展现了边塞的苍凉与豪情。
提示:如需更多七绝诗例或格律细则,可参考《唐诗三百首》或专业诗词解析网站。
《七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的是七言绝句。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古体诗歌形式,每首诗有四行,每行七个字,共计二十八个字。
《七絶》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丶、一、线,总共有八个笔画。
《七絶》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毛诗·鲁颂·七絶》中。在繁体字中,七絶的写法是「七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七絶的「絶」字写作「绝」。
1. 万载巨河绕山流,削险填平造港口。 (出自野猿舞诗集中的一首七絶)
2. 鱼游水底亦穿泥,载舟无师亦归能。 (出自元好问的诗歌作品)
七言绝句、七绝诗、七言乐府、七绝章华。
七言绝句的近义词有七绝、七言律诗。
七言绝句的反义词没有一个明确的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