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失事,误事。 唐 张鷟 《游仙窟》:“五嫂曰:‘ 张郎 射长垛如何?’僕答曰:‘且得不闕事而已。’遂射之。” 唐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诗:“圣朝无闕事,自觉諫书稀。”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若行此法,则盐税大亏,必致闕事。”
(2).犹憾事。《云笈七籤》卷一二○:“唯 清溪观 无鐘多年,极是闕事。”
(3).无所事事。《新唐书·沉传师传》:“﹝ 沉 ﹞尝择邸吏 尹伦 ,迟鲁不及事,官属屡白易之, 传师 曰:‘始吾出 长安 ,诫 伦 曰:“可闕事,不可多事。” 伦 如是足矣。’”
“阙事”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失事/误事
指事务处理中的失误或疏漏。
例: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中“圣朝无闕事,自觉諫书稀”,意为朝廷政务无疏漏,谏书自然稀少。
憾事
表示遗憾或未完成之事。
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提到盐税政策若推行不当,“必致闕事”,隐含对政策失误的担忧。
无所事事
形容空闲无事的状态。
例:《新唐书·沉传师传》中“尝择邸吏尹伦,迟鲁不及事,官属屡白易之,答曰:‘始吾期伦,岂易阙事?’”,此处指不轻易更换无事可做的官员。
更多例句及历史用法可查阅《游仙窟》《寄左省杜拾遗》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阙事》一词意指缺少、不足之事。
《阙事》的拆分部首为阜(山)和事(事务),共计12个笔画。
《阙事》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意为缺少事务、不完整之事。
《阙事》的繁体字为「闕事」。
在古代汉字中,《阙事》的写法为「闕事」。
他在工作中疏忽了一些细节,造成了一些阙事。
- 解事:处理事务 - 缺失:不完整、不足 - 不足:短缺、不全
- 缺失:缺少、欠缺 - 不全:不完整、残缺
- 完整:齐全、没有缺点 - 齐备:充足、完备
迸溅表薄摈畔晁补之啜菽刺芡促生彫弛碟子隄溃蚁孔豆腐饭俄语法不阿贵负关甘香根秆共线聒厅骇电怀揣化钱哗争鸡飞狗走急人所急决嫌累臣棱子两世爲人列车梦月民间艺术昵好秾秀泅浮酋豪求借丧灭扇庖剩遗石鼻市赋守备收纳收私枢剧肆口四鄘宿负贴挂童謡吞嚼图书馆万分卧吹香蒲先买涎沫绡幌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