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的意思、列车的详细解释
列车的解释
(1) [train]∶众多连续的车辆。一般指火车,尤指由牵引机车和运货或载客的车厢组成的连挂成列的火车
军用列车
国际列车
(2) [trip]∶采矿作业中连在一起像列车一样拖挂着的一串车
详细解释
(1).众多连续的车辆。 汉 王粲 《杂诗》之二:“列车息众驾,相伴緑水湄。”
(2).由机车(通称火车头)拖带的连挂成列的火车。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四:“铁路上有一串列车被两个车头拖着,象恐龙的角鳍那样,车外都载满着人,在慢慢地爬。”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整个列车立刻沸腾起来。”
词语分解
- 列的解释 列 è 排成一行:罗列。行(俷 )列。队列。列岛。 名,众:列位。列强。列传(刵 )。 摆出:列举。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列席。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列火车。 类:不在此列。 姓。 古同“烈”,
- 车的解释 车 (車) ē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用水车打水:车水。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
专业解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与《汉语大词典》释义,"列车"指由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连挂成列的交通工具,是现代铁路运输的核心载体。其词源可追溯至《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列车逆之"的记载,原指成队车马。
从专业术语角度,《辞海》(第七版)定义包含三个要素:①具备动力装置或由机车牵引;②按铁路运行图编组;③包含载客或载货车厢。该定义涵盖高铁动车组、货运专列及地铁列车等形态。
在军事领域,《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补充说明:特指用于部队投送、装备运输的铁路机动编组,具备快速部署能力。这类列车通常配备加固车厢和专用装卸设备。
现代词典释义已扩展至新型轨道交通工具,《轨道交通术语标准》(GB/T 50833-2012)将磁悬浮列车、单轨列车等无轮轨接触式运输工具纳入列车范畴,体现技术发展的动态定义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列车”是指由机车牵引或自带动力的多节车厢组成的、沿固定轨道行驶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运输乘客或货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 铁路运输工具:列车通常指在铁轨上运行的连挂车组,由机车(火车头)或动车组提供动力,通过车厢承载人或货物。
- 广义延伸:有时也用于比喻连贯行进的事物(如“人生列车”),但核心含义仍以交通工具为主。
2. 词源与构成
- 词源:中文“列”意为排列、序列,“车”指交通工具,合指“成列行驶的车厢”。
- 结构组成:
- 机车:传统列车由蒸汽、内燃或电力机车牵引。
- 动车组:现代高铁等列车采用动力分散式设计(每节车厢自带动力)。
- 车厢:客运车厢分座席、卧铺等;货运车厢包括敞车、罐车、集装箱车等。
3. 主要功能与分类
- 客运列车:
- 高铁/动车:时速200-350公里,如中国“复兴号”。
- 普速列车:如普通火车、城际列车。
- 城市轨道:地铁、轻轨等短途通勤列车。
- 货运列车:
- 运输煤炭、石油、集装箱等大宗货物。
- 特殊用途:如冷链运输车、军事专列。
- 特殊列车:
4. 技术发展
- 动力演进:从蒸汽机车(19世纪)→内燃机车(20世纪初)→电力机车(20世纪中期)→磁悬浮列车(21世纪)。
- 速度提升:传统列车时速约60-160公里,高铁可达350公里,磁悬浮(如上海磁浮线)时速达430公里。
- 智能化:自动驾驶列车、智能调度系统逐步应用。
5. 相关术语
- 编组:列车车厢的数量与排列方式(如8编组、16编组)。
- 时刻表:列车出发与到达时间的规划表。
- 轨道信号: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信号系统(如闭塞系统、ATP防护)。
安全与规范
- 安全措施:包括紧急制动、轨道监测、防灾系统等。
- 国际标准:不同国家对列车轴重、轨距(如标准轨1435mm)、电气化标准有统一规范。
如需更专业的铁路术语或技术细节,可进一步提供具体方向。
别人正在浏览...
惫损便腹必大比众不同猜嫉采绿才猷超自然冲锋队出伏垂头丧气刺上化下摧北怠肆洞猺斗水飞棋風興雲蒸庚齿宫星卦候关托浩浩黑漆皮灯鸿哲黄儿豁劲火繖岬角缣简继承人靖氛京口惊雷荚谨躬景像卷箨举駮拉链厉饬轮窑明刀模拟方法纳下逆走旁射炮张片接寸附偏论批罴清唱穷窭子羣蚁趋羶桑扈上窍山墅素沫天渊之别头囟晚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