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酒的意思、榷酒的详细解释
榷酒的解释
即榷酤。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中书门下奏:据 杨於陵 等议状,请天下两税、榷酒、盐利等,悉以布帛丝绵等物充税,一切不徵见钱者。” 清 方苞 《周官辨伪一》:“ 莽 立山泽、六筦、榷酒、铸器,税众物以穷工商。”参见“ 榷酤 ”。
词语分解
- 榷的解释 榷 è 渡水的横木。 专卖:榷货。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榷税(专卖业的税)。 商讨:商榷。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酒的解释 酒 ǔ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 * 。茅台酒。酒浆。 笔画数:; 部首:酉;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榷酒”是中国古代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其核心是政府垄断酒的生产和销售,禁止民间私酿或交易。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读音:què jiǔ
- 字义:“榷”指独木桥(象征垄断),“酒”即酒类饮品,合指政府对酒业的独占经营。
二、历史背景与实施形式
- 起源:始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98年),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调节社会需求。
- 专卖形式:
- 完全专卖:政府全程管控造曲、酿酒、运输、销售(如汉代)。
- 局部专卖:仅垄断关键环节(如宋代控制酒曲生产)。
- 商人代营:特许商人经营并征税(如唐代部分时期)。
三、目的与影响
- 经济目的:通过高价或高税获取稳定财源(酒类利润常与盐铁并称)。
- 社会调控:限制民间酿酒以节约粮食,或防止“酗酒乱德”。
- 弊端:部分朝代因垄断过严导致私酿泛滥或民怨(如王莽时期)。
四、历史演变
- 汉唐:时废时兴,唐代将榷酒纳入两税法。
- 宋元:发展出“酒务”“酒坊”等专卖机构,制度更细化。
- 明清:逐渐转向征税制,专卖范围缩小。
五、相关文献
唐代元稹《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清代方苞著作均提及榷酒政策,印证其历史延续性。
榷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体现了政府对民生商品的控制与财政需求间的平衡,其形式随朝代更迭不断调整。
网络扩展解释二
1. 《榷酒》的意思
《榷酒》是一个汉语词汇,可以指代收取酒税、掌管或管理酒类买卖的官职或机构的意思。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榷酒》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木(部首:木,笔画:4)+ 酉(部首:酉,笔画:7),共11个笔画。
3. 来源
《榷酒》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五行志上》,原意为收取酒税的行政机构或官职。在古代社会中,酒税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并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进行征收和管控。
4. 繁体
《榷酒》在繁体中文中是「榷酒」。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榷酒」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含义基本相同。
6. 例句
他被任命为榷酒官,负责管理酒类的买卖和税收征收。
7. 组词
榷酒税、榷酒官、榷酒市
8. 近义词
征酒、税酒
9. 反义词
开酒、散酒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