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历子的意思、历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历子的解释

宋 代记述官员政迹功过以备考课升降之用的本子。《宋史·选举志六》:“诸州掾曹及县令、簿、尉,皆户部南曹给印纸、历子,俾州郡长吏书其绩用愆过,秩满,送有司差其殿最。”《宋史·选举志六》:“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历子。如荐贤才为几人,若为治钱穀,若为理狱讼,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使之黽勉从事。”


宋 制,料粮院掌发俸禄,有料钱录,据状注明各官授官日月,发给本人,凭以赴户部领支俸钱。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七:“ 伊川先生 在讲筵,不曾请俸,诸公遂牒户部,问不支俸钱。户部索前任歷子,先生云:‘某起自草莱,无前任歷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历子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历子"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记录年月的簿册",特指宋代官员考绩时填写的文书凭证,用于记录任期内的政绩表现。该词由"历"(记录)与"子"(文书载体)组合而成,体现古代公文制度的命名特征。

二、历史演变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宋代实行磨勘制度时期,"历子"作为四等考第(上、中、下、末)的载体文书,需经吏部、中书省多级核验。官员调任时,该文书需随官印一并移交,成为古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物。

三、文化内涵 《辞源》补充指出,该词在民间语境中衍生出"历书"的别义,常见于明清时期黄历封面的"通书历子"题字,反映天文历法知识在民间的传播形态。这种词义扩展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官方文书向生活器具转化的语言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历子”是宋代官僚制度中的专用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官员政绩考核的记录本

宋代通过“历子”记录官员的任职表现、功过事迹,作为考核和升降的依据。根据《宋史·选举志六》记载,州县级官员的任期结束后,需由上级将考评内容填写在“历子”上,提交中央部门评定等级。这种制度体现了宋代对官吏管理的规范化。

2.俸禄发放的凭证

“历子”还用于记录官员的任职时间、俸禄标准等信息。宋代料粮院(负责俸禄发放的机构)会依据“历子”中注明的授官日期和俸禄数额,向官员发放凭证,以便其到户部领取俸钱。

补充说明

以上两种解释均与宋代官员管理制度相关,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其指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史》或宋代典章制度类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覈白坟板帐鉢钱布序层出迭见册奏长川处石诞基德全定谋冻豆腐断毁队日独门風調富艳干家卦卖官山海轰天瓠脯金卮啾号跨下桥困兽浪潮连一不二猎捷零讯嫚侮毛子门闾陌纸内启撚髭拍嘴庞诞彭蠡蒲平蜣郎转丸清粹跂想取摄日程沈葆桢社翁施身说笑枱子逃叛塔院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轨危殆桅竿稳妥无隐邂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