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 田地,田间,田野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亦作“甽亩”。1.田地;田野。《国语·周语下》:“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也。” 韦昭 注:“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荀子·成相》:“举 舜 甽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宋 王安石 《上五事书》:“释天下之农,归於畎亩。”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顾农夫之於畎亩,工役之於机器……於今之衣冠礼范有大不便者,而亦不闻异其制,何耶?”
(2).引申指民间。《后汉书·章帝纪》:“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繫阀閲。” 宋 陆游 《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号》之二:“白首奉身归畎亩,清宵无梦接鵷鸞。”
(3).指农民。 唐 张说 《喜雨赋》之一:“寰海浹而康乐,畎亩欣而相顾。”
“畎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畎亩(拼音:quǎn mǔ)指田地、农田,常用来描述耕作的土地或田野环境。例如《孟子·告子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即用“畎亩”代指农耕生活的起点。
构词解析:
历史背景: “亩”起源于夏商时期的井田制,早期与“公田”“私田”划分相关;而“畎亩”作为复合词,在《国语》《荀子》等典籍中已出现,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土地管理方式。
如需进一步考证典籍用例,可参考《国语》《孟子》等文献。
《畎亩》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田地的大小单位,即畎(quǎn)等于八亩(mǔ),亩(mǔ)又称甸。它是古代农业社会中一个常用的计量单位。
《畎亩》的部首是田(tián),总笔画数为10画。
《畎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説文解字》。繁体形式为《畎畝》,旧式繁体字中“亩”字有两个“禾”部分。
在古代,汉字“畎亩”还有另外的写法:“甽畝”。这种写法相对不常见,但在一些古籍中可以找到。
1. 农民们正在测量土地,计算每畎亩的产量。
2. 这片土地的面积大约是十畎亩。
畎亩甸、亩序、田亩、畎亩比、畎亩具、畎亩职、畎亩簿、畎亩契等。
田/地块/农田
市井/城市
桉树半汉步担残骸瞋沮尘曀翠巘当抵达识夺适风靡一时讽诵富而好礼附赘悬疣宫掌还睇寒塞何必候逻阛里化塔火曜呼扇家姐夫颉曲荆荼刊裁克家儿快士靡亢鸣凤朝阳缪传泥汪盘铃傀儡赔钞颇牧钳盖愆瑕前注亲渥七椀茶荣滋丧权辱国上坐生务神思试听瘦骨梭棱送情耸人听闻袒臂挥拳唐锑桃李门墙媞媞舞刀跃马无効侮谑洗马献上献替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