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健而柔美。《新唐书·颜真卿传》:“善正、草书,笔力遒婉。”
“遒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ú wǎn,用于形容刚健与柔美兼具的风格或形态,常见于文学、书法等艺术领域的评价。以下是详细解释:
“遒婉”指刚健有力与柔美婉转的结合,既强调力量感,又包含细腻的审美表达。例如书法中笔锋的力度与线条的流畅并存()。
遒(qiú):
婉(wǎn):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新唐书》或书法鉴赏类文献()。
遒婉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形容声音或音乐悦耳动人、优美动听。它可以用来形容歌声、琴音、乐曲、诗词等表达方式,强调其优雅、动人的特点。
遒婉的部首是髟(发),拆分成的笔画数量为13画。
遒婉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在古代,遒婉用来形容音乐、歌唱和言辞的优美。后来,这个词逐渐扩展到形容各种艺术形式。
遒婉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为「遒婉」,部分繁体字使用「麄麇」,但不影响词义的理解。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与现代有些差异。遒婉的古代写法为「遒脘」。
1. 她的声音遒婉优美,让人陶醉其中。
2. 这首诗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情感,遒婉之间仿佛有琴音飘荡。
1. 细腻遒婉
2. 婉然遒志
3. 遒婉动听
1. 悦耳动听
2. 优美动人
3. 婉转动听
1. 刺耳
2. 难听
3. 平淡
【别人正在浏览】